加拿大多倫多台灣節 從藍色足跡體驗客家文化
(中央社記者胡玉立多倫多25日專電)為期3天的加拿大多倫多台灣節(TAIWANfest)昨天精彩落幕。今年「台灣節」重新定位再出發;邁入第2年的「客家館」接地氣地呈現多樣化風格;來自台灣台中太平頭汴坑客家庄的「太平藍」團隊展區備受矚目。
今年台灣節透過焦點表演、展覽、親子活動、希望講堂、電影播放等方式,呈現音樂、歷史、文學、政策與藝術等多重面向,並以葡萄牙為引,試圖展開深度對話。主辦方請到多位台灣音樂人分享母語創作的心路歷程,並探討音樂如何成為改變的力量。
去年多倫多台灣節首度成立「客家館」,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家移民聚集交流,今年再次回歸;多倫多台灣客家同鄉會與美洲台灣客家聯合總會自台灣邀請作家、學者、獨立樂團及藝文團體到加拿大,在地社區共同策畫文化單元,其中包括茶道與吟誦客語詩、虎姑婆手偶戲、舞蹈與時尚秀以及醃漬工作坊等。
同時,由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於2013年在台中太平頭汴坑創立的「太平藍」(Taiping Blue)團隊,在致力藍染文化傳承與創新,推動在地產業與社區永續發展之際,也由太平藍董事長葉晉玉領軍邁向國際化。
此次「太平藍」在加拿大多倫多湖濱中心設置大型「藍色足跡:多元文化的交織」展區,結合互動裝置、演講及藍染體驗工作坊等活動,希望讓更多國際友人看到「太平藍」為發展傳統工藝再創新,製造天然染織工藝產品的種種努力成果。眾多參與台灣節的各方人士,對於結合創意與生活需求的藍染藝品,都表現出高度興趣,不斷提問交流。
葉晉玉向中央社表示,「太平藍」最大目的是社會企業,幫助鄉親父老有就業機會;在逐步發展下,團隊引進許多年輕設計師,發揮專業與創意,進一步將藍染社區產業在世界發揚光大。
葉晉玉指出,「太平藍」品牌20多年來持續跨界合作,從時尚工藝到公共藝術,展示天然染色工藝於不同領域的創新與應用;「太平藍」與其他日本或泰國等地的藍染作品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的產品非常有生命力,不只是布創作而已,我們還突破傳統,將天然染織工藝與木頭、皮革、生活家居、鞋襪等相結合」。
葉晉玉的兒子、國發會地方創生召集人葉冠磊則表示,去年「太平藍」首度前往紐約、紐澤西,在大學授課展覽和進行教育傳承,「那是我們跨出國外的第一步;今年來到加拿大多倫多,是成功邁出第二步。我們到不同國家推廣藍染作品和設計構想概念,讓其他國家知道,台灣也在作藍染,也可以讓藍染技藝技法被其他國家看到,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願望」。(編輯:韋樞)11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