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屆世界兒童畫展 翱遊內心世界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第56屆「世界兒童畫展」今(17)日舉行頒獎典禮,公開表揚國內特優獎及國外得獎代表,獲獎作品優異,有畫出生活經驗、社會議題關懷,也有表達地方文化特色,或是將觀察寫意結合想像力表現,臺東縣學生用畫筆展現豐收季,烏克蘭學生以圖畫期待和平,都看見兒童內心精采世界。
教育部表示,「世界兒童畫展」由中華民國兒童美術教育學會主辦,臺灣藝術教育館協辦,今年有美國、日本、馬來西亞、泰國等41國參加,國內5萬多件、國外1萬多件作品參賽,選出國內特優獎88件、優選獎256件,國外金牌獎25件、銀牌獎35件、銅牌獎60件。所有得獎作品即起於臺灣藝術教育館及美學空間展出,展期至本月24日截止。
今年獲獎作品多具地方文化特色,展現兒童對生活經驗、社會議題、文化特色等描述,例如臺東縣金峰鄉介達國小學生蘇玹以「豐收季」作品獲得特優獎。蘇玹分享,畫裡有山、河川、紅藜、花生等,人們可以到山里狩獵,可以到河川抓捕魚蝦,紅藜和花生都可以當作食物,希望用作品讓大家感受到豐收的景象。
臺中市南屯區文山國小6年級學生林宥辰的作品「地底大違建」,從旅行中坐著地鐵,猜想地底是否有更多列車,並以擬人化的兔子為敘事主角,結合隱喻手法和空間想像,展現社會現象的關懷。
花蓮縣明禮國小附幼張書幔同學「送禮物給月亮」以愛心象徵祝福,以人物呈現攀登月亮的過程,是原創、純真與真誠豐富的想像故事;高雄市左營區福山國小3年級李和芸同學「樹樂園」,以大樹為主體融合樹的型態與夢想,從經驗中找靈感,建構歡樂的樹樂園創意十足。
國外作品也豐富多元,反映當地特色,例如烏克蘭Kira Konik「My city我的城市」,從畫面可見孩子期待著晴朗和平的日子,可在街道散步、車輛穿梭,重新學習,快樂生活。
印尼Sheena Guntoro是個聽障學生,在「Living Neural Playground活躍的神經遊樂場」圖畫中,呈現內心世界,在寂靜與聲音之間腦海裡是一座遊樂園,整個畫面豐富和諧,顯示作者對繪畫的熱愛與專注。
貝里斯Labiba Meju「How kids will bank in tomorrow'sworld孩子將如何經營未來世界」,透過文化與人民堅韌精神,以大地之母為核心,傳遞對世界的愛以及對眾人溫馨。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兒童畫展」受到國際間的重視,曾經獲獎的國際友人、波蘭女孩Krystyna Mol malarstwo 17歲時(第34屆世界兒童畫展)獲得金牌獎,她在人生困頓中獲得繪畫支持,目前從事繪畫工作同時修完心理學,成為一位藝術治療師。再如,聖露西亞Serena Mitchell在10歲時(第52屆世界兒童畫展)獲得銅牌獎,目前就讀藝術科系,已開始接案從事藝術創作。他們錄製影片感謝這個舞臺,激勵他們人生旅程培養深厚的藝文素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