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電費誰來付?政院點名徐巧芯「要提醒北市府繳錢」 北市府回應了
台北市長蔣萬安日前批評中央停止補助學校電費,引發政壇論戰。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23日在社群發文,指台北市明年統籌分配款多拿444億,點名國民黨立委徐巧芯「要提醒台北市政府付中小學水電費」;台北市政府則回應,中央砍學校電費補助,迫使全台地方政府必須排擠其他教育預算,來支付中央本應承擔的電費。
李慧芝23日在Threads發文表示,地方制度法第18、19條以及國民教育法第8條規定,轄區學校相關經費是地方政府的職責,中央視實際需要來補助。過去中央一直在補助地方,但是在新版財劃法的影響下,明年度中央要分給地方的統籌分配稅款,將會大幅增加4165億元,轄區學校的水電費補助,也應該回歸到各縣市政府。
李慧芝說,台北市明年的統籌分配稅款,估計會超過1140億元,比今年度增加至少444億元,也就是多了64%,所以地方政府絕對足夠支應轄區學校水電費的基本支出。但是也因為增加了4165億統籌稅款給地方,確實很難做到「錢給地方、事留中央」。因此中央不得不舉債,不得不調整預算科目跟配比,否則國家財政真的無力負擔。
李慧芝在該文也留言,「台北市多拿了444億元,巧芯委員,要提醒北市付中小學水電費喔。」徐巧芯對此則回應說「早就已經轉達行政院對地方有多苛刻了,台北市政府沒有一個人不知道,放心,彰濱工研院園區很多人在放無薪假,提醒你告訴卓榮泰院長,這樣的政府就是大家出來投不同意罷免的原因。」
台北市政府副發言人蔡畹鎣回應,總統賴清德才剛強調要調整施政順序,改以「青年優先」,行政院卻繼續對校園開刀,民進黨民代還要護航中央砍補助、排擠地方其他教育建設的預算,難道是民進黨造反,要扯賴總統後腿?
蔡畹鎣表示,行政院及民進黨陳培瑜稱砍補助是「回歸地方職責」,根本指鹿為馬。事實是自民國36年《電業法》上路至今,學校電費補助都是中央支應,如今的取消才是「異常」;況且中央明年度總預算比去年多出4282億元,資源更為充裕,理應能有更好的規劃,而不是把電費帳單甩給責任地方、排擠地方本來用於其他教育建設的預算。教育政策不該成為中央預算調度的犧牲品,校園師生也不該淪為政治算計的受害者,呼籲中央「回歸正常」,落實對青年的承諾。(推薦閱讀)吳思瑤、陳培瑜雙雙請辭黨團幹部 媒體人點關鍵「柯建銘呢」:兩人更像在逼宮
蔡畹鎣強調,近年台北市所獲統籌分配稅款與補助款,在六都中長期處於後段班,今年更僅排名第五。中央不僅違法刪減一般性補助,補助辦法也淪為黑箱,連原本給地方的計畫型補助都被重新檢討。難道陳培瑜與其他民進黨民意代表,要選擇支持中央砍學校電費補助、選擇對賴總統的「青年優先」宣示扯後腿,更迫使全台地方政府必須排擠其他教育預算來支付中央本應承擔的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