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蒲會」現轉折 川普促俄烏直接談和平協議引發新變局?
對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在阿拉斯加的「川蒲會」,學者連弘宜分析指出,會後川普轉變立場,將目標從促成俄烏「停火協議」轉向推動「和平協議」。至於未來可能舉行的美俄烏峰會,則要觀察蒲亭只簽署協議、不談判的立場是否出現轉變。
「川蒲會」的雙方考量
持續超過三年的俄烏戰爭有機會結束嗎?美國總統川普15日在阿拉斯加州與俄羅斯總統蒲亭進行會談,引發國際關注。
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執行長連弘宜接受央廣「兩岸ING」節目訪問時表示,川普一直以來很希望俄烏戰爭能很快結束,而且對自己與蒲亭之間的關係也很有信心。但川普上台半年多來,蒲亭似乎沒有同樣的想法,因此川普提出要進一步制裁,要迫使俄烏雙方坐下來談,希望結束俄烏戰爭。
對於蒲亭為何在這個時間點與川普舉行峰會,連弘宜分析指出,首先美國的制裁即將開始,因此希望盡可能讓川普取消制裁。其次,現在各界把美俄峰會的焦點都放在俄烏戰爭,但美、俄都是大國,雙方之間還有很多議題要談。而且俄羅斯也很希望能和美國和緩關係,也希望可藉助美國讓其從孤立的狀態回到所謂的國際社會。甚至還可藉由美、俄之間的平起平坐,讓蒲亭在其國內的統治聲望往上提升。
峰會後川普轉變立場
而這次川蒲會最大的轉折在於川普的立場改變了,川普在俄烏停火問題、停火協議上改變立場,轉為推動俄烏達成和平協議。連弘宜認為,這應該是在會談中,蒲亭說動或說服川普,就是跳過停火協議,直接去談和平協議。
連弘宜指出,一般在國際戰爭中可能較弱勢的一方會希望停火,再來思考或邀集到更多支持的力量,以在未來和平協議中爭取到較好的條件。而有優勢的一方會盡量避免談停火協議,會直接去談和平協議。
美俄烏峰會與蒲亭立場觀察
在川蒲會的3天之後,川普於白宮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與歐洲多國領袖會晤。川普表示,蒲亭同意會見澤倫斯基,並接受西方對烏克蘭的部分安全保障。
連弘宜指出,如果蒲亭未來願意在美國斡旋下出席開會,這也是在立場上的轉變。因為蒲亭過往一直表示,當俄烏雙方談好了條件,也就是要簽和平協議時才會出席;意思是說蒲亭不是出來談判的,而是在談判完之後才會出來做見證。
現在傳出蒲亭可能願意出席會面,這看似矛盾,但也有可能不矛盾。連弘宜表示,因為如果雙方或各方都談好條件,那有可能當蒲亭出席時,也就剛好真的達成了協議,蒲亭也沒有違背之前所堅持的立場。但也有可能因為在方向上已經越來越靠近,蒲亭願意最後臨門一腳去達成協議。
延伸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