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接收石垣、宮古?中國國民黨險鬧的笑話
Newtalk新聞
石垣島和宮古島位於日本琉球群島西南方海域,二戰太平洋戰爭期間未遭戰火波及,美軍和盟軍大規模進行的沖繩島戰役,也跳過了這兩座小島。
劫收台灣後 還想搜刮日本的石垣、宮古
沒想到 1945 年終戰三個月後,國民黨政權在對台灣劫收殆盡之餘,突然想起來要到這兩座小島搜刮。
戰爭期間,日本在這兩座島都設有警備隊,其中,石垣島警備隊駐有軍人2,798人、軍屬12人,另有北台海軍航空隊石垣島派遣隊的軍人308人、軍屬32人;合共駐軍3,150人;由井上乙彥大佐擔任司令 。
宮古島警備隊駐有軍人1,714人、軍屬173人,另有北台海軍航空隊宮古島派遣隊的軍人512人,合共駐軍2,399人;由村尾重二大佐擔任司令。【註一】
由於這兩座島距離台灣比較近,因此,日本政府當時就將它們的警備隊、派遣隊劃歸(大日本帝國海軍)高雄警備府指揮,不過,行政上仍屬於沖繩管轄,宮古島隸屬宮古郡,下轄一町(平良町)四村,當時人口約六萬餘人;石垣島隸屬八重山郡,下轄一町(石垣町)三村,當時人口三萬餘人【註二】。
耍烏龍還以為撿到寶
另外,沖繩居民有不少避難到台灣,大約一萬人左右,其中,宮古島4,892人,石垣島2,171人,他們在台灣的給養及住宿是由兩島主管機關所提供。【註三】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及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後續簡稱「警備總部」)對台灣完成軍事劫收之後,開始展開日軍、日僑的遣返作業,警備總部在日軍高雄警備府司令部遞送的日本「台灣海軍部隊人員一覽表」【註四】上,發現列有石垣島及宮古島的部隊編制。
警備總部第三處如獲至寶,欣喜若狂,立即進行內部研究如何接收作業,但因無法釐清接收權責何屬,該處處長王清宇最後認為必須先向南京中央請示,於是,擬了一份給南京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的請示公文:
柯遠芬顢頇自大:接收「何須請示」
「事由:關於石垣島及宮古島之警備部隊是否由我國接收由。查高雄日方警備府司令長官指揮部隊內,有琉球群島之石垣島警備隊及宮古島警備隊,該部隊應由何國接收,祈示。」【註五】
這份擬稿呈轉到時任警備總部參謀長柯遠芬手上,卻遭到一陣大排頭,柯遠芬贅話不說地在公文上批示:「在台灣地區自歸我國接收,何以須請示,著釐定接收方法即可。」
不說宮古島和石垣島不在台灣地區,也從來不歸台灣管轄,身為參謀長竟然搞不清楚,徒讓顢頇自大的官僚嘴臉曝露無餘,這是險釀笑話的第一步。
請示公文回到第三處,他們絲毫不敢怠慢,主辦官員立即在公文上附貼這樣的簽條:
「奉批石垣島警備部隊及宮古島警備部隊歸我國接收,查該二島均距台灣東岸百餘海浬(附圖),茲擬由海軍第二艦隊李司令派遣艦隻,配合陸戰隊前往接收,並由該部根據日本高雄警備府提供之資料,迅擬接收方案。」【註六】
第三處隨後也馬上擬好給海軍第二艦隊司令的命令:
「(一)高雄警備府司令長官指揮部隊內,有琉球群島之石垣島警備隊及宮古島警備隊,該部隊統歸我國接收。(二)仰貴司令即派艦隻配合陸戰隊前往該島接收,並加以警備。(三)派遣之兵力須包含陸戰隊及通信部隊等,並希速擬接收步驟與方案呈部。」【註七】
代表盟軍接收台灣? 警總忘了有美軍接收參謀團
軍事接收台灣初期,警備總部權力大到可以指揮國民政府駐台三軍,其簽條及命令的口吻彷彿「戰勝國」佔領軍似地頤指氣使,是完全忘了連袂代表盟軍來台軍事接收的的單位——美國軍事接收參謀團(聯絡組)的存在?還是過度妄自尊大?這是警備總部險釀笑話的第二步。
儘管警備總部可以指揮駐台三軍,不過,該總部與各軍接收大員在接收過程並不是很融洽,所以,對該總部並非完全言聽計從,海軍第二艦隊就是其一;起初負責軍事接收的單位抵台之後,警備總部就成立了「台灣地區軍事接收委員會辦公處」,要求各軍事單位派人駐處辦公,只有該艦隊以「人員不足」為由有異議【註八】。
美軍已經接收石垣、宮古
這次,該艦隊司令李世甲接到命令後並沒有立即採取行動,而是向不同的日本聯絡員探詢消息,發現該總部偷懶根本是沒有查證的一廂情願,便發了一通讓該總部很沒面子的電文:
「查石垣、宮古兩島,前經日方連絡員岡田中佐說明,已經美軍接收,茲複查據日方聯絡員小森中佐書面說明,該兩島已於九月七日經美軍第十軍司令官與日第二十八師團長,在沖繩島簽字,並由美第十軍司令官負責接收,除抄該說明附呈外,謹電察奪示遵。海軍第二艦隊司令李世甲」。【註九】
警備總部第三處接到這份電文,抱著頭擱置了兩天,才由該處的海軍組簽呈請示總部參謀長,海軍組簽注的擬辦意見是:
「該兩島既經美方接收,擬覆海軍不必前往」,簡單明瞭,原本當下就可結案,但是,參謀長柯遠芬吞不下這口氣,竟然很「睿智」地批示:「告知美軍聯絡組詢明有無此事,不可為日人所騙。」【註十】
在國民黨政權眼中,敵人「日本鬼子」當然不可信,不過,當初不是就應該照會美軍聯絡組嗎?
警總曾擅自發布第19號公報:要接收石垣宮古海軍部隊
這次,警備總部就以行政長官兼該總部總司令陳儀名義,發了備忘錄給美軍聯絡組顧德理上校:
「據日方聯絡員稱,前日本警備府司令長官指揮部隊內有琉球群島之石垣島及宮古島警備隊,該部隊業由貴國第十軍司令官負責接收等情,查所稱是否屬實,煩請貴組電詢貴國第十軍」【註十一】。
其實,在柯遠芬打官腔「何以須請示,著釐定接收方法即可」之後,警備總部就曾擅自發布第十九號公報,宣稱宮古、石垣島駐在海軍部隊歸中國海軍組接收。
當時的《台灣新生報》在十一月二十一日刊出這則消息,日本連絡部涉外委員長諫山春樹於十二五日發函給警備總部,詢問報導是否屬實;此時,美軍聯絡組都還沒有回覆,警備總部第三處就斷然簽辦:「通知日方已由美軍接收,我軍暫不前往。」【註十二】
怎會不知?國民黨配合盟軍接收:僅限台灣澎湖
盟軍總部當初授命中國戰區的國民黨政權協同美軍聯絡組,由美軍派出飛機、船艦將接收人員及部隊接運來太平洋戰區的台灣,執行軍事接收的區域只有台灣和澎湖,並未包含琉球群島。
國民黨政權所擬訂的計畫(從最早的占領計畫,修改為接收計畫,最後偷渡為收復計畫)中,也非常清楚只限於台灣和澎湖。
甚者,在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以前,美軍與國民黨政權雙方共同舉行的十八次「參謀聯合會報」,更從未提過宮古島與石垣島。具顯警備總部(尤其是參謀長柯遠芬)一廂情願的「軍」臨天下為所欲為心態。
美軍聯絡組對於警備總部的備忘錄,也許認為根本是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以致一直「已讀不回」懶得理會,整個未遂的笑劇至此應該可以順勢落幕了,可是,在十二月十一日舉行的第十九次「中美參謀聯合會報」中,卻出現一段警備總部官員有點明知故問又顯得傻呼呼的有趣對話——
警備總部第三處朱嘉賓課長:現在日俘中有琉球籍兵員一千五百人,擬利用接繳的日軍船舶一次遣送回琉球,但該島係美軍佔領,希貴方通知該方,對此意見如何?
仇日疑日作祟 已有美軍接收作業說明 為何不相信?
美軍參謀柏克上校:「同意這個辦法,我方會轉詢琉球美軍。」
警備總部第一處蘇紹文處長:「在台灣及琉球中間的宮古與石垣二島,究竟是屬台灣抑屬琉球。」
美軍參謀韓特中校:「該二島已由美軍佔領,係屬琉球群島,亦即屬於日本國土。【註十三】」
韓特中校的答覆簡單明瞭,毫無贅語,警備總部官員瞬間封口。
其實,當海軍第二艦隊回覆警備總部的命令時,有一份日方聯絡員提供的說明附件,對於美軍接收經過寫得很詳細,也就是說,警備總部不願意相信,除了是面子問題之外,基本上是仇日、疑日心態作祟。
盟軍總部及日軍大本營早於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就指示,南面諸島終戰處理由大本營佐鎮長官負責,交涉對象為美軍十軍司令官。
佐鎮長官隨即指派東京128度以西的南面諸島及先島群島的終戰處理人員——包括停戰交涉委員、前往沖繩美軍司令部的代表;七日上午,日軍第二十八師團長與美第十軍司令官就在沖繩美軍司令部完成接收簽字。【註十四】
萬一柯遠芬派人去接收石垣、宮古 那就尷尬了
原本警備總部的規劃,是要派陸戰隊及通信部隊等大批人馬前往接收;但美軍只派士官七名、士兵十名,由陸軍第十軍巴大佐率領,前往兩島接收飛行場及港灣設備,三天完成離開;半個月後才又由第十軍代表施准將率特別工作隊,前往處理兩島的全部軍事設施。
兩島海軍終戰事務於十月五日處理完畢;兩天後,連離台灣最近的與那國島也由美軍接收處理完畢。後續的一個月,美軍派船艦將兩島合共約五、六千名的軍人、軍屬分批送返日本。
警備總部第三處最初簽呈請示該兩島「是否由我國接收」的時間,是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四日,亦即在美軍全面完成兩島接收處理之後,才後知後覺想起該兩島,如果不是海軍第二艦隊司令部不爽警備總部的命令,兩度向日方連絡員查詢,而是跟著柯遠芬及警備總部的命令草率地派兵前往該兩島,才真的尷尬。
柯遠芬專斷跋扈 二二八:枉死99個 殺死一個真的就可以
柯遠芬性格專斷跋扈,雖為警備總部參謀長,卻凌駕於台灣行政長官兼警備總部總司令陳儀之上,行事風格頗似北洋軍閥,在任期間將台灣搞得風聲鶴唳,釀成二二八事變之時,採取的手段更是殘暴無比。
當時來台宣慰的白崇禧將軍後來在中央研究院的口述記錄裡指出,他在召開綏靖清鄉會議時,柯遠芬曾發言表示,「此等暴徒淆亂地方,一定要懲處,寧可枉殺九十九個,只要殺死一個真的就可以」。
白崇禧很清楚地強調,柯遠芬當時還引用列寧說的一句話,「對敵人寬大,就是對同志殘酷」,顯而易見,柯遠芬根本就是以侵略者、占領者自居,將台灣人都當作是「敵人」。
因此,白崇禧在一九四七年四月十七日簽給蔣介石的報告中,建議將「處事操切、濫用職權」、「賦性剛愎、不知悛改」【註十五】的柯遠芬撤職處分以示懲戒。
柯遠芬殘暴 竟仍受蔣氏王朝重用
柯遠芬在中央研究院的口述中辯解「對(二二八)事件的處理是正確的」、「不認為要負責任」,自始至終毫無悔意,反而由於他殘暴對待台灣人的「功績」而深獲蔣家王朝重用。
事件後柯遠芬仍被蔣介石晉升中將,後來又曾任金防部政治部主任兼金門縣縣長及中華民國駐越軍事顧問團團長等職,享盡榮華富貴。退休後卻不敢留在台灣而立即避居美國,迨至一九九七年死亡。
包括柯遠芬在內的二二八事變及後續白色恐怖的所有加害者,至今仍無一人遭到究責。
作者:邱國禎,資深媒體人。筆名馬非白,出生於台灣台南市,十七歲後常居於高雄市。從事新聞工作之前曾經營出版社,進入新聞界後,歷任民眾日報記者、特派員、採訪組主任、民眾日報社史館館長,編輯部總分稿,以及言論部主筆等職務。為推廣台灣意識,於2000年開辦《南方快報》。著有:《高雄黨外風雲》、《馬可仕的獨裁愛死症》、《搶救台灣》、《近代台灣慘史檔案》等書。
【註一】檔案管理局,檔號:B5018230601=0035=511.1=4010=1=002=0003。
【註二】檔案管理局,檔號:A303000000B=0035=656.7=0059=0001=virtual001=0026。
【註三】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管理系統,典藏號:00306510044004_488600340041。
【註四】日本「台灣海軍部隊人員一覽表」。檔案管理局,檔號:B5018230601=0035=511.1=4010=1=002=0003。
【註五】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台灣警備總司令部致南京陸軍總司令何。密。檔案管理局,檔號:B5018230601=0034=002.6=4010.2=008=001=0002。
【註六】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七日,台灣警備總司令部第三處簽條。檔案管理局,檔號:B5018230601=0034=002.6=4010.2=008=001=0003。
【註七】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七日,(三四)戰字第二五九號,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命令致海軍第二艦隊李司令。檔案管理局,檔號:B5018230601=0034=002.6=4010.2=008=001=0005。
【註八】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日,海軍第二艦隊司令李世甲致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函文,接收期間人員不敷分配,如有要公請以電話通知。檔案管理局,檔號:B5018230601=0034=002.6=4010.2=5=004=0001。
【註九】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九日,海軍第二艦隊致台灣警備總司令部電文。檔案管理局,檔號:B5018230601=0034=002.6=4010.2=008=002=0001。
【註十】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海軍第二艦隊司令李世甲致台灣警備總司令部電文:「呈復查報石垣、宮古兩島,美軍已經接收情形,並請示遵。」檔案管理局,檔號:B5018230601=0034=002.6=4010.2=008=002=0006。
【註十一】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備忘錄(34)戰字第九號。檔案管理局,檔號:B5018230601=0034=002.6=4010.2=008=003=0003。
【註十二】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五日,日本連絡部函文及警備總部第三處簽文。檔案管理局,檔號:B5018230601=0034=002.6=4010.2=008=004=0001及B5018230601=0034=002.6=4010.2=008=004=0002。
【註十三】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一日,第十九次中美參謀聯合會報。檔案管理局,檔號:B5018230601=0034=003.7=4010=1=013=0001。
【註十四】宮古島、石垣島終戰處理經過概要。檔案管理局,檔號:B5018230601=0034=002.6=4010.2=008=002=0002。
【註十五】白崇禧呈蔣介石的簽呈,一九四七年四月十七日,檔案管理局,檔號:A202000000A=0036=2020.40=4450.01=038-2=03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