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經濟不忘抗中!美國會兩黨推三法案挺台灣 制裁迫害維族官員
在美國總統川普積極推動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之際,美國國會民主、共和兩黨參議員本周計畫提出3項新法案,針對中國對少數民族、異議人士以及對台灣的打壓政策,強調安全及人權議題,展現對中國的強硬立場。這3項法案由路透社率先取得草案內容,皆獲得跨黨派支持,在黨爭激烈的華府顯得格外罕見。
路透社報導,雖然美國總統川普強調要改善美中貿易關係,他的立場獲得國會特別是共和黨支持,但這也引發部分對中國的強硬派擔憂政府將安全問題邊緣化。
身為3項法案主提案人的民主黨參議員莫克利(Jeff Merkley)強調,美國不能在面對中國的全球侵略時示弱。無論白宮由誰執政,自由與人權的價值都必須是美國全球領導願景的核心與指南。
其中1項法案由德州共和黨參議員科寧(John Cornyn)共同提出,將禁止參與強制遣返維吾爾人的現任或前任中國官員入境美國。人權團體長期指控中國在新疆大規模侵犯以穆斯林為主、約有千萬人口的維吾爾族人權利,北京則否認有任何虐待行為。
另1項法案由猶他州共和黨眾議員柯蒂斯(John Curtis)共同提出,主張協助面臨中國壓力的台灣,支持在中南美地區與台灣維持正式邦交的國家,並加強與台北的協調合作。中國宣稱擁有台灣主權,且從未放棄以武力統一台灣的可能,近年更加大對台灣的軍事及政治施壓。
第3項法案由阿拉斯加州共和黨參議員蘇利文(Dan Sullivan)共同提出,旨在對抗「跨國鎮壓」行動,針對任何外國政府在其境外恐嚇、騷擾或傷害異議人士、記者和維權人士。
與此同時,美中高層經貿官員正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會晤,試圖解決長期貿易爭端,趕在川普訂下的8月12日最後期限前,延長停火協議3個月,避免更高額的關稅開徵。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中國事務專家索博利克(Michael Sobolik)指出,川普在意的是為美國貿易開放海外市場,這是他一直以來的關注點,但這往往會與國安需求相衝突。
另外,輝達(Nvidia)宣布恢復向中國出售H20人工智慧晶片的消息也引發爭議。這項銷售禁令原於今年4月頒布,目的是防止中國取得最先進AI晶片,但在輝達執行長與川普會面後短短數日就被撤銷,引起民主黨和部分共和黨人質疑川普的政策一致性和國安考量。
顯示全部
留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