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秋冬天冷易頭暈心悸?中醫揭「三氣交加」暗藏中風危機,教你這樣調理補氣防寒

姊妹淘

更新於 10月28日14:52 • 發布於 10月30日11:00 • 中醫師 簡心潔
圖/freepik

最近天氣轉陰、冷氣團接連報到,許多人出現頭暈、胸悶、心悸、四肢冰冷、血壓波動的情況。路上救護車聲頻繁,其實正是氣候急變、陽氣收斂所引發的身體警訊。

中醫觀點認為,「風、寒、濕」三氣交加,最容易阻滯經絡、耗損陽氣。當氣血運行不暢時,就可能誘發中風、心臟無力、關節痠痛、頭重倦怠等問題。

醫師建議的養生方法:

溫養陽氣:
少吃生冷食物,多以薑、蔥、桂圓、紅棗、羊肉等溫補性食材入菜。
早晚可泡腳15–20分鐘,促進血液循環、溫通經絡。

祛濕除寒:
外出時注意保暖,尤其「頭頸、腰腹、足踝」要護好。
可搭配中藥茶飲如「薑棗茶」、「陳皮茯苓茶」,幫助祛濕化痰、行氣活血。

穩定情志、調節呼吸:
天氣陰鬱易讓人情緒低落,建議每日練習深呼吸、太極、八段錦等溫和運動,舒筋活絡又能平衡自律神經。

中醫調理建議:

針灸可溫通經絡、扶正祛邪,特別針對「氣血循環不良、手腳冰冷、頭暈耳鳴、胸悶心悸」等體質者。
依據體質搭配針灸、艾灸、火針等療法,能幫助排寒化濕、提升抵抗力。

醫師提醒:

氣候驟降時,清晨與深夜是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時段,建議起床動作放慢,喝一杯溫開水再下床,給身體一點「熱身」時間。

維持良好作息、適度運動與溫補飲食,是對抗濕冷氣候最好的防護。

山茶花中醫診所院長 簡心潔

延伸閱讀

換季身體特別不舒服?中醫點名4大元凶,教你3招調養緩解不適

換季感冒潮來襲,你的抵抗力夠嗎?中醫揭「3種易中體質」,教你日常5招養出防護力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2

很多人中!「1習慣」像身體狂吃糖 害焦慮、失眠、大腦過勞

三立新聞網
03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04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05

靠性排解壓力 小心陷入「性成癮」循環!醫:這些人風險更高

健康醫療網
06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