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植牙能用多久?牙醫師揭真相:口腔環境沒顧好恐白花錢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10月11日03:01 • 發布於 10月11日03:01

作者 : NOW健康

圖片 : shutterstock

當民眾因缺牙、牙齒斷裂、牙周病或深度蛀牙而考慮植牙時,常會關心植牙的壽命是否值得花這麼多錢?祐民牙醫院長楊大為醫師表示,若民眾希望植牙能夠長久保持在良好狀態,日常的用牙、潔牙習慣絕不可馬虎,定期回診檢查更是必須,尤其有牙周病史、容易蛀牙的族群千萬要保護好你的牙齒。

植牙失敗慘痛案例讓人望之卻步 牙醫師揭植牙成功關鍵

網路上經常有人分享植牙失敗的慘痛案例,這讓民眾在治療前不免感到擔心。對此,楊大為醫師指出,植牙的成功關鍵,取決於患者本身骨質是否良好?骨頭量是否充足?要植進去的人工牙根必須與骨頭結合,且牙肉要厚實,角化牙齦厚度、高度都至少需有2mm以上,牙肉才能保護好人工牙根,提高植牙的成功率。除此之外,口腔環境、醫師經驗、植牙系統、使用者的保養與清潔等因素也會影響植牙是否能成功。

楊大為醫師提到,植牙時機點很重要,有些人在缺牙、蛀牙或牙周病拖延很久才治療,然而長期缺牙會對牙齒位置造成影響,深度蛀牙恐造成齒槽骨凹洞、長膿包,至於牙周病發生約半年以上,患者的骨頭及牙肉就會明顯減少。這些對口腔環境造成不利的問題,必需先獲得改善才能進行植牙,且植牙後也恐因牙齒環境差,清潔不易老是卡食物,導致植體周圍炎等後遺症情況發生。因此,建議民眾最好在牙齒剛斷裂、或是發現牙齒有異狀時,儘快尋求牙醫診治切勿拖延。

然而,植牙相當考驗醫師的技術,因此在選擇植牙療程前,應找經驗豐富的醫師,此外也要注意,醫師所選用植體品牌是否為值得信賴、產品穩定度高的大廠牌。楊大為醫師以祐民牙醫選用的植體品牌為例,諾保科(Nobel Biocare)是來自瑞典的國際知名品牌,植體耐用度與穩定度高,歷史悠久且信譽良好,能避免成為植牙孤兒,對患者更有保障。

至於假牙材質的選擇,楊大為醫師認為「全瓷冠」不論在透光性與外觀接近自然真牙,且咬合適應性良好,因此相當推薦。再加上全瓷冠的工法細緻,假牙部分會做3層:最底層沿用金屬連接底下的植體;第2層使用堅硬的氧化鋯,扮演支撐的角色將牙齒主體撐起;第3層是外層接觸上下牙的地方,用與琺瑯質強度相近的二矽酸鋰,這樣的層層堆疊下讓患者的牙齒看起來彷若新生,一方面不會因金屬外露而影響美觀,同時也減少患者因失去原生牙而產生的遺憾感。

▲楊大為醫師分享,患者矯正後,牙齒架構穩定,再對缺牙處進行植牙,全瓷冠讓患者的牙齒看起來像原本的真牙一樣,且咬合適應性良好。(圖/祐民牙醫診所提供)

植牙完就沒事? 清潔不到位恐引起植體周圍炎影響植牙壽命

楊大為醫師分享1名個案,是20多歲年輕女患者,她本身有牙周病的問題,但一直拖延治療,甚至對疼痛已經麻木。直到牙齒開始搖晃,洗牙時發現問題極為嚴重,必須拔牙。而隨著牙齒搖晃增加,甚至有牙齒中線移位,對她的心理造成陰影,變成不敢出門。

在經過1年的牙周病治療後,牙齒環境穩定,由於牙齒間隙增多,此位患者先接受隱適美矯正,讓牙齒排列整齊,確保牙齒移至正確位置。在牙齒架構穩定後,再進入植牙療程,特別是患者的前門牙間隙較大,因此先對前門牙進行貼片治療,再針對缺牙空處植了上下各1顆牙,最終恢復了她自信的笑容。

▲此圖為患者經過1年的牙周病治療後,先接受隱適美矯正,讓牙齒排列整齊,前門牙進行貼片治療,再針對缺牙空處植了上下各1顆牙,最終恢復了自信的笑容。(圖/祐民牙醫診所提供)

楊大為醫師提醒,植牙完成後,民眾需要確實保養清潔,才不會影響植牙耐用年限。同時,為了防止原生齒位移動或出現縫隙,植牙後矯正的患者應戴著維持器。值得注意的是,矯正過的牙齒,維持器使用時間會從全天候,漸減到16小時,再到12小時。而只有單顆植牙、沒有矯正的患者,則需使用維持器12小時。一般民眾都會選擇睡前才戴,但現代人睡眠時間可能約4至6小時,因此建議大家如果晚餐後不再進食,就可以使用牙線、刷牙清潔口腔,並戴上維持器。

在植牙的日常清潔中,除了每日使用牙線和刷牙外,也可以考慮利用沖牙機沖洗植牙縫隙,避免食物殘留。楊大為醫師進一步指出,植牙與真牙最大差別在於牙齦無法與假牙連接,容易讓食物卡在縫隙中,進而引起植體周圍炎,特別是刷牙習慣不良、牙齒縫隙易卡東西、本身有牙周病的族群,務必要格外注意。

楊大為醫師也叮嚀,牙周病的患者在刷牙時,一定要花5至10分鐘仔細清潔,若牙齦三角縫露出,還需要再使用牙間刷清潔,並隨時注意觀察牙周狀況,以免影響植牙的壽命。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獲「NOW健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42歲護理師400天減掉一個自己!104→53公斤、內臟脂肪22變1…不靠瘦瘦針與藥物,超勵志減重秘訣公開

以為「不用清晨通勤」就幸福…他攢1400萬「存款充裕」爽退,才過3個月就後悔:想退休必修4課題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6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