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珊瑚接連死亡!核三光電工程惹禍?墾管處澄清:非單一因素
Newtalk新聞
9月起墾丁國家公園內海域能見度差,大量泥砂覆蓋珊瑚,造成部分珊瑚接連死亡,讓網友質疑位於屏東的核三廠建置太陽能光電設施,導致這場珊瑚浩劫。對此,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則說,調查結果顯示,造成墾丁海域能見度差的原因還包括豪雨沖刷導致的短期泥流現象,不該讓核三廠建置光電設施負全責。
墾管處公布最新調查結果指出,今年7月起降下連續豪雨,導致墾丁南灣海域泥砂量明顯增加,威脅珊瑚棲地。儘管現場查證結果顯示,南灣泥砂量增加與核三廠光電場域設置及林業署屏東分署銀合歡造林整治工程有關,但這兩項工程皆與水土保持議題有關,並非單一因素,尤其眺石海域混濁的主因為造林整治區頻頻降下豪雨的沖刷效應導致,與核三廠光電設施無關。
墾管處表示,除了南灣以外,距離南灣近10公里的帆船時及合界海域同樣有泥流問題,經調查顯示,這兩片海域單純受豪雨影響,才出現海水泥砂含量飆高,影響珊瑚復育及海洋生態情形,與光電工程無關,而是廣泛分布的短期天候現象,過去颱風過境後也曾出現類似情況。
此外,墾管處說明,目前南灣海域海水混濁情形已逐步改善,墾管處也會持續派員下水勘查珊瑚生存環境和珊瑚復育狀況,並委託相關單位深入調查。若查證確認和三光電場域建置工程或造林工程對環境造成不可逆傷害,將依《國家公園法》要求責任單位回復原狀或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