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中國祭史上最嚴稀土管制!3大QA一次看:會影響台灣半導體業嗎?稀土用途是什麼?

數位時代

更新於 10月13日04:29 • 發布於 10月13日04:15

重點一: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至材料、技術與智慧財產,並要求含量逾 0.1% 的產品須申請出口許可;軍用相關一律不准。官方稱影響有限。

重點二:川普宣布自 11 月 1 日起對自中國進口商品加徵 100% 關稅,並同步對「任何關鍵軟體」施行出口管制;美國四大指數 10 日全面下挫。

重點三:經過金融市場震盪後,川普於台灣時間 13 日改口,稱「美國想幫助中國,而不是傷害它!」讓金融市場再度回溫。

中國商務部在 10/9 發布「2025 年第 61 號」公告,擴大稀土與相關科技的出口管制:新增五種稀土元素(銪、鈥、鉺、銩、鐿)及多項提煉設備;管制延伸至「境外製造」,並設定極低門檻,只要商品中含有「中國原產稀土」的價值占比達到 0.1% 以上,即需申請中國出口許可。

公告並將國防及「可能用於軍事」的半導體與 AI 研發列入原則不許可或逐案審查範疇。多數新規 11/8 生效,部分「境外適用」條款 12/1 上路。

而這一波最新管制,對全球有何具體衝擊?

美方擬以高關稅回擊:川普發言「先硬後軟」

10/11,川普以貼文對北京新規強硬回擊, 宣布自 11/1 起(或更早視情況)對中輸美商品加徵額外 100% 關稅,並祭出「關鍵軟體」出口管制 。此舉等同重啟高壓貿易戰工具,也把 11 月上旬設定為雙方政策生效的「對撞窗口」。

川普在 Truth Social 稱中國不應以稀土政策「挾持全球」,金融市場隨即大幅下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官員 Jamison Greer 表示,美方並未事前接獲中國稀土新規通知,發現消息後即刻要求通話但被中方延後,並形容此為「權力擴張」。

10/12 中國商務部公開為新管制辯護,強調稀土管制「並非全面禁令,符合規定者可獲批」,且已「充分評估供應鏈影響,研判非常有限」。同時安撫市場稱「民用合規出口將給予一般性許可或豁免」,但未同步宣布對美反制關稅,留有談判空間。

此舉發生在美中可能於 APEC 前舉行會晤的敏感時點,凸顯稀土作為談判籌碼的戰略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目前供應全球約 70% 的稀土,長期在貿易磋商中扮演關鍵槓桿。

隨中方姿態放軟後,10/12 川普也在 Truth Social 放軟口徑,稱「別擔心中國,一切都會好起來」,釋出協商訊號。其表示美國希望「幫助中國而非傷害它」,被解讀為為談判預留空間,金融市場亦隨之反彈。

Q1:中國稀土管制對台灣半導體業的衝突是什麼?

一句話來說: 直接衝擊有限,但合規審查與間接供應鏈風險顯著升高。

針對中國的稀土管制,經濟部研判,此次新增管制的重稀土元素與台灣半導體製程所需品項不同,現階段對晶圓製造無顯著直接影響;台灣稀土相關產品多來自歐美與日本。

然而,經濟部解讀新規將對「使用中國稀土材料或技術」的境外製造也納入許可門檻,並對高階半導體用途採個案審查、對軍事用戶原則不許可,等於風險外溢到台灣半導體的國際供應鏈與客戶合規上。

中經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接受《中央社》採訪解釋,中國稀土出口與技術管制仿照美國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只要產品含有中國特定稀土原料達價值 0.1% 以上,或使用到中國的採礦、提煉、製磁等技術,即納入管制;影響將擴及美國以外的日本與東南亞等地。

他研判時程上,中國管制預定 12/1 生效,而美國 100% 關稅 11/1 上路,兩者錯開; 雙方可能在 APEC 前後透過諮商調整,措施未必原樣落地,但現階段是互相「加碼」以增談判籌碼。

在產業面,徐遵慈強調台灣多「自日本進口加工後半成品」,若日本供應鏈使用到中國稀土或技術,台廠將被波及;一旦正式實施,市場恐出現更劇烈的漲價與搶貨潮,除非中國最後放寬。整體評估為「力度更大、範圍更大、影響更深遠」。

背景數據方面,徐遵慈引用中國在全球稀土的主導地位:2024 年產量約 27 萬噸、全球占比近 7 成,儲量約占全球 48.4%,使管制的外溢效應更強。

因此總的來說,半導體業的實質衝突點如下:

合規風險 :據《路透社》報導,涉及 14 奈米及以下邏輯、256 層以上記憶體與相關設備用途的出口申請將被逐案審查,增加跨國專案時程與不確定性;軍事終端相關用戶更難獲批。
間接供應鏈 :據美國智庫 CSIS 指出,稀土本身非晶圓關鍵材料,但在製造設備、感測與磁材領域的重要性高;若境外供應商產品含中國來源稀土或技術,可能需中國許可,導致交期與成本壓力。

Q2:為什麼稀土集中在中國開採?

稀土二字雖有一個「稀」字,但其實稀土本身並不稀有,稀有的是具有經濟品位(economically viable)的礦床。真正的難題在於,是否能在單一地點找到足夠高的濃度,使採礦具有成本效益。

同時,稀土的提取過程可能對環境造成危害。要將稀土元素從所含岩石中分離,需要大量的水與能源。此外,還存在污染地表土壤與地下水的風險,因為稀土常與鈾、釷等放射性元素共生。由於早年環保監管程度寬鬆,中國於 1990 年代後成為全球主供應地,但也長期容忍高污染與受損水土。

簡言之,稀土開採與分離本身高污染、高資本支出、合規成本高。因此中國在較長時間內以較低的環境成本換取產能市占率,近十多年再以整治與集中化提升合規與供應穩定。如今,美歐正扶持本土與盟國項目(如回收、替代材料、分離與金屬化擴產),但在完整上游至下游的重稀土鏈條上,短期仍難與中國的規模、集成度與配套競爭。

Q3:稀土用途是什麼?為什麼這麼重要?

稀土的用途可分為幾個關鍵門類:顯示與光學方面,鏑與釔用於螢光材料,提供手機與電視的鮮豔色彩;催化與化工方面,鈰因能促進化學反應,被廣泛用在汽車廢氣的觸媒轉化器,協助減排。

最具戰略性的,是以釹與鐠製成的永久磁體,用來驅動電動車馬達、機器人伺服與風力發電機的發電機;同時,稀土也應用於消費電子、硬碟與高效電機;而在醫療與科學上,部分稀土(如用於 MRI 對比劑或癌症治療材料)支撐精準醫療與成像。

它之所以重要,首先是「不可替代性」與「性能優勢」。例如,永磁馬達效率高、體積小,是電動車與風電降本的關鍵。其次是「供應高度集中」:中國在礦產與精煉環節占主導,任何管制都會迅速傳導到全球製造業,引發停產與成本上升。

第三是「國安與產業鏈韌性」:從高階武器到半導體設備,都需要稀土磁體或功能材料;一旦受制於出口許可或技術管制,整體工業能力與能源轉型節奏都會被牽動。《彭博社》指出,美國 F-35 戰機需超過 900 磅稀土;福特也曾因磁體短缺停工,足見其戰略敏感性與供應風險。

其五大用途如下:

電機與磁材 :釹鐵硼與鑭系合金用於高效馬達與發電機,支撐電動車、風電、工業自動化的高功率密度與小型化。
光學與顯示 :鉺、鉿、鐿等用於光纖放大器、雷射;歐、銪、鋱等用於螢光粉與顯示色彩校正;拋光粉(氧化鈰)用於晶圓與玻璃的高精度拋光。
催化與化學 :鑭、鈰為汽車三元觸媒與石化裂化助劑的核心,提高轉化效率、降低排放。
合金與國防 :釹、鑭、鈰改善鋼與鎂、鋁合金的強度與耐蝕;釔、鋱、鑭系在精密導引、雷達與高溫材料中具戰略地位。
半導體與新能源 :高介電與磁性薄膜、磁冷材料、固態電池與氫儲存研究中常見稀土摻雜或化合物。

概括來說,在電動車、風電與高階通訊的硬體規格表裡,稀土元素不顯眼,卻是性能上限的決定因素;高效磁體、光電與觸媒等關鍵部件高度依賴稀土,使其被視為能源轉型與高端製造的「小零件,大戰略」。

延伸閱讀:什麼是稀土?中國憑什麼「擁稀土為貴」?一文解析稀土為何堪稱科技業「隱形命脈」

資料來源:中央社彭博社路透社CSIS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

延伸閱讀

蘋果首款摺疊iPhone要來了!全機eSIM、售價上看8萬元,規格、發售日期一次看
台灣AI採用率26.4%排全球第22名!每4名勞工就有1人用AI,為何仍輸新加坡、阿聯酋?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直播認割韭菜!泡泡瑪特員工:價格「確實過分」 股價蒸發近4成

三立新聞網
02

起底/日產靠台灣神秘買家續命 台灣隱形千億富豪曝光

鏡報
03

普發1萬上車0050!20年翻成14萬 讓台積電、鴻海幫你生財

三立新聞網
04

一萬元的金錢考試,你願意讓孩子交空白卷嗎?

moneybar
05

獨家/以為拿錯訃聞? 鎢鋼大王廖萬隆改姓張原因曝

三立新聞網
06

爸爸回來了!黃仁勳留台1天半行程曝 這原因沒空逛夜市:我想他了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