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冷提不起勁?中醫教你多吃「這類食材」再加三招化解冬季憂鬱
許多人一年大部分時間都維持好的健康狀態,但冬季特別感到憂鬱,沒有特別原因就情緒落寞,沒有動力,做什麼都提不起勁,早上不想起床、整個人電力瞬間減弱一半,只想懶在床上。初鳴堂中醫診所中醫師徐瑋億表示,冬季日照時間縮短、氣溫低,為了應對寒冷環境會減少體力的消耗,除了活動力減弱之外,還可能引起情緒的變化。
徐瑋億說,冬季日照縮短,容易影響心情,如果加上陰鬱濕冷的天氣,精神就更容易沮喪或低落。這與日光誘發退黑激素分泌較少有關,許多人俗稱為「冬季憂鬱」。症狀包括疲倦、頭暈、失眠或睡眠品質不佳,及失去原本對事物的興趣,不愛與人互動,心情低落,難以專心或思考,甚至是食慾暴增,體重增加,有罪惡感,手腳也會冰冷。
若要改善冬季憂鬱,徐瑋億建議,可以多洗熱水澡或泡溫泉,手腳溫暖會讓人較有精神、更有活力;多運動,運動可以鼓舞陽氣,提振精神、增強體力,多巴胺分泌會讓身體有愉悅感,如果時間不夠,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伸展。並多到戶外曬太陽,因陽光不但能溫煦四肢,也能促進大腦釋放血清素,鎮定情緒。
至於,日常飲食調整。手腳冰冷、陽氣虛弱的人,可在料理中適度加入蔥、薑、大蒜、韭菜、肉桂、栗子、麻油、辣椒、胡椒、孜然、八角等辛溫食材,也可搭配羊肉來適當食補。平時多喝溫水,少吃冷飲寒食。冰飲、寒涼水果、蔬菜會把寒氣帶入體內,消耗體內陽氣,手腳容易冰冷的民眾,建議盡量喝溫飲。
另,應有充足睡眠,少熬夜。中醫認為睡眠是一大補,可以修復精神氣力。長期熬夜,很容易耗傷陽氣,充足優質的睡眠很重要。晚上11點到凌晨3點的時段是人體蓄養陽氣的時間,這個時段睡得越充足,體內的陽氣就會越旺盛,精神與心情都會比較健康。
徐瑋憶說,以中醫緩解冬季憂鬱,將依證型與症狀處置。陽虛、虛寒體質的人,陽氣不足,四肢不溫,夜晚多尿、臉色白、易疲累,治療給予溫陽補氣。血虛體質,少氣懶言、頭暈眼花、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多夢、掉髮,血虛多伴隨氣虛,將給予補氣養血。肝氣鬱結,表現會有胸脅脹滿、胸悶嘆息,大便不暢,月經不調,治療會給予疏肝解鬱,理氣暢中。
徐瑋憶表示,陽虛、血虛、氣虛、肝氣鬱結是證型的概略描述,個人體質非單一證候表現,不建議民眾買藥大補特補。曾有患者看了網路資料到中藥房自行抓藥來燉補,補到便祕、口臭、滿臉痘痘來求診,自行判斷不但沒有達到調補的效果,還可能產生副作用。
徐瑋憶提供改善冬季憂鬱的簡單茶飲:
排憂解鬱茶
藥材:鬱金10g、百合10g、玫瑰5g、薄荷5g,
做法:以1000c.c.的水煮滾5分鐘,放稍微涼一點,暖暖喝。
適合:焦慮不安、失眠、睡眠品質不佳者。
暖暖活力茶
藥材:黃耆5g、五加皮5g、紅景天5g、刺五加5g
做法:以1000c.c.的水煮滾5分鐘,放稍微涼一點飲用。
適合:睡很多卻精神不濟、手腳冰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