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GENE思書軒】如果你認為全世界都不懂你(或反過來),原因可能是⋯⋯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更新於 04月21日08:49 • 發布於 04月14日02:09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我先自首──我是標準的語言苦手,語言障礙的代言人。從小到大,語言這件事就像天邊的彩虹,美得不真實,離我十萬八千里。中文發音錯漏百出,五音不全;英文單字左耳進右耳出;至於我祖國馬來西亞的國語──馬來文,更是半生不熟、食之無味。去政府部門辦點小事還得帶家人壯膽,否則就得接受官員「當眾飆罵套餐」,甚至羞愧到想原地消失,家人也時而恨鐵不成鋼,尿遁落荒而逃。說來也慚愧,我從沒真掌握過任何一門語言,彷彿語言是天生就拒我於門外的密碼。

語言對我來說,不是工具,是敵人。不是溝通,是阻隔。我從來不覺得語言學是我會主動靠近的東西,更別說喜歡。語言學這三個字,只聽就讓我頭皮發麻,手腳冰冷,避之唯恐不及。說穿了,我甚至覺得語言是用來考倒人的,用來劃分聰明與愚笨、精英與庶民、中心與邊緣的界線。它似乎總是與自信無緣,與焦慮為伍,是一場永無止盡的挫敗感。

偏偏,人生的奇妙之處就在於「計畫趕不上緣分」。一次偶然的機會,翻到了《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封面不花俏、標題不嚇人,內容更是讓我出乎意料。才看了幾頁,我這個語言麻瓜竟然上癮了,越看越入迷,簡直像中了語言學的毒,一發不可收拾。

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作者謝承諭和蘇席瑤簡直就是語言學界的魔法師,用十八個語言主題,解剖七十多部國內外影劇和新聞事件,手法嫻熟,語氣親切。不僅不說教,還像說故事般一環接一環,把語言的複雜性講得既清楚又生動,讓人不知不覺就踏進語言學的大門,毫無抗拒之力。

從《茶金》到《八尺門的辯護人》,我才發現,原來一部戲裡可以有這麼多語言在交錯、在碰撞、在交心。主角們不是在表演,而是在「語言上作戰」。一會兒阿美語、一會兒台語、一會兒英語,甚至切回阿拉伯語──原來語言的切換背後,藏的是文化身份、社會階級與情感溫度的細膩流動。語言就像一面萬花筒,每轉一格都有新風景,每一句話都可能是一種認同的宣告。

更讓我佩服的是,《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中不只剖析語言現象,還時時引導我們回到生活,回到自己。例如:你是否曾經用「阿姨」、「叔叔」、「姊姊」來稱呼非親非故的人?這種現象在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更是家常便飯,從小我們就習慣用Auntie和Uncle來稱呼便利店老闆、鄰居、司機、甚至路人,這樣的稱呼充滿親切與禮貌,是一種文化中隱含的尊敬與親暱。不過,當這樣的用法遇上西方人時,往往會鬧出文化誤會。許多外國朋友會大驚失色、嚴聲厲色地說:「我們又不是親戚,幹嘛叫我Uncle?」。

這樣的語言衝突,正好揭示了不同文化對稱呼背後人際距離與社會階層的理解差異。 這種現象背後,其實關乎文化中的親疏觀與尊卑意識。我讀著讀著,不禁回想起自己在社會中說話的模樣,開始反思:我講的語言,真的是我想說的嗎?還是社會教我該這樣說?語言不只是聲音,更是一種社交演算法,潛移默化地引導我們如何建立關係、劃分界線。

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裡還提到一個詞:「讀空氣」。我以為這只是日劇常出現的情節,原來是語言學中的一門功課。會「讀空氣」的人善於察言觀色、接話得體,不會「讀空氣」的人則常常不合時宜、讓場面尷尬。這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過去在人際互動中「出糗」的時刻,其實也和語言理解的機制有關。我開始注意到,所謂的「情商」其實往往與語言敏感度密切相關。

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不裝腔作勢,不掉書袋,更沒有高高在上的姿態。它像一位貼心的朋友,用我們熟悉的影劇畫面說理論,用我們日常的用語講原理,把語言學拉下神壇,化作貼身良伴。每章末還設計了「想一想」的小活動,讓我這個從未碰過語言學的人也能照著走,讀完還意猶未盡。這些問題彷彿是在對我說話,逼我正視過去逃避的語言世界,原來語言不是無關痛癢,而是深植生活核心的命脈。

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作者謝承諭和蘇席瑤的筆力之高,不在於艱深詞彙的堆砌,而在於化繁為簡、入木三分的能力。他們就像翻譯家,把學術殿堂裡的知識翻成庶民語言,讓知識長翅膀,飛入每一個人的腦袋裡。不需要任何背景、不用懂語言學術語,只要你曾說過話、聽過人講話,你就能在這本書裡找到共鳴。你會發現,語言學其實不是「別人的學問」,而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基本功。

語言原來不只是考卷上的選擇題,也不是只屬於口才好、腦袋靈活的少數人。語言是你是誰、你屬於哪裡、你怎麼看世界的綜合體。透過《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我重新看見語言的面貌,也開始重新學會傾聽,甚至對自己的說話方式多了幾分警覺與珍惜。我不再將語言視為洪水猛獸,而是將它當成理解他人與表達自我的窗戶。過去我只想把話講完,現在我想知道,我的話有沒有講進別人的心裡。

如果你和我一樣,一聽到語言學就想翻白眼,一想到文法結構就渾身不對勁,那我誠心建議你給《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一個機會。它會顛覆你的成見,讓你從「語言苦主」變成「語言觀察家」。你會開始在戲劇中捕捉話語之間的玄機,在新聞裡拆解詞語的策略,甚至在日常對話中感知語氣的差異。你會發現,語言學讓你更聰明地看世界,也更溫柔地理解世界。

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如同一位溫柔又犀利的導覽員,引領讀者穿梭在影劇與語言的迷宮之中。它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場知識盛宴與情感饗宴的結合,是一段豐富而深刻的文化之旅。每一章節都是一道風味獨具的料理,結合經典與創新,從影劇中提煉精華,將語言學的思維方法灌注其中,娓娓道來,引人入勝。

第一部〈語言與社會〉猶如開場的一記重鼓,鏗鏘有力地擊中我們的現實經驗。一開口就聽出你是淑女還是俗女?這一問語驚四座,也讓人心頭一震。語言不只是說話的工具,更是社會的象徵、身份的代碼。我們講什麼語言、怎麼講,乃至於選擇不講,都是一種立場,一種無聲的宣示。《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中從校園流行語、職場溝通方式、媒體語言建構等面向層層深入,釐清語言如何在日常互動中運作,如何悄無聲息地形塑我們的認同與偏見。

透過對比《窈窕淑女》和《俗女養成記》,我們發現「語言高級感」與「語言親切感」並非天生,而是文化與權力長期互動下的產物。一句「講台語的比較草根」,一句「英文講得好就很有氣質」,這些社會語言態度,早已內建於我們的日常判斷之中而不自知。語言不只是發聲器官的運作,而是集體價值的映照,是社會身份的履歷表。

第二部〈語言與人際關係〉則從宏觀轉入微觀,聚焦於人與人之間千絲萬縷的語言聯繫。別小看一個詞語的選擇、一種語氣的轉折,那背後往往蘊藏著情緒的暗流與關係的弦外之音。《機智醫生生活》中一句「我們善彬」的使用,瞬間引發整桌人的揣測與波動;《月薪嬌妻》的稱呼轉換,更是關係進退的訊號。語言,在這些場景中不只是溝通工具,更是情感傳遞與心理測試的儀器。

語言使用的細節,也成了判斷人際距離的準繩。從「您」轉為「你」,從「老師」到「阿姨」,每一個語詞的選擇,都是一次關係重塑的契機。這讓我想到年輕時單身、在法國旅行的經驗,有次為了學點地道用語,竟不小心只學會了一句「Voulez-vous coucher avec moi ce soir?」。回國後興沖沖地對一位懂法語的異性朋友說出這句話,結果她一臉不屑地回我:「誰在把妹時還用『您』啊?」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連「您」(vous)這樣的敬語,在不同語境裡都可能完全「用錯場」!

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中還引用《星際效應》與《宅男行不行》中的互動,不只是娛樂觀賞,而是一次次語言動作的社會實驗。讀者不禁要問:我說的話,真的如我所想那樣被理解嗎?我沒說的話,是否也早被聽懂?

在這一部中,語用學的光芒也熠熠生輝。《非常律師禹英禑》裡女主角以非典型的方式解析對話,凸顯了語言理解背後的情境依賴與文化差異;《宅男行不行》更是將語境與幽默結合,打造出一個個笑料十足卻又寓意深遠的情節,令人在會心一笑之餘,也思考何謂有效溝通。

第三部〈臺灣語言的今與昔〉別具一格,是全書中最具在地風情與歷史深度的一部分。從《KANO》描繪的殖民語境,到《茶金》中的多語混雜,再到《八尺門的辯護人》呈現的語言切換場景,無不展示出台灣語言社會的多層次與多聲道。華語、台語、客語、原住民語、新住民語⋯⋯這些語言不只是溝通工具,更承載了記憶、文化與身份認同。

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中也提醒我們,語言不是靜止的標本,而是隨時間流動的生命體。政策的擺盪、媒體的選擇、學校的教學方式,都深深影響著語言的命運。作者細緻梳理語言政策與族群語言復振的交錯軌跡,指出語言轉移與消失的背後,往往是文化壓迫與歷史創傷的延續。

尤其是原住民族語的篇章,從《賽德克.巴萊》的壯烈詩意,到《哈勇家》的溫柔情感,作者以極具同理的視角探討語言瀕危現象,強調每一種語言的消失,都是人類文化資產的流失,讀來令人唏噓,也引發深省。

第四部〈語言與情緒、時間觀及我們的人生〉,語言學的視角變得更加哲學與心理化。《腦筋急轉彎》的角色設計,實際上展現了情緒詞彙如何空間化、象徵化;《天能》、《回到未來》與《異星入境》讓語言與時間的關係躍然紙上,探討我們如何透過語言建構時間,甚至影響記憶與思維。

此外,《冰雪奇緣》的歌曲設計,《寶可夢》的命名邏輯,《藍色大門》裡的性別語言風格,都進一步拓展了語言學與其他感官、認知、文化領域之間的互動疆界。這些影劇,不再只是娛樂消遣,而成為語言學思辨的場域,是認識自我與世界的鏡子。

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妙筆生花之處俯拾皆是。《海角七號》裡的「晶晶體」分析、從《藍色大門》探討性別語言風格的變化、透過《冰雪奇緣》了解音樂與語言節奏的連結——這些都不是單純的文本解析,而是將語言學活化於生活,讓人不禁點頭稱是,感覺知識原來可以如此鮮活動人。

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是一部讓人耳目一新、思緒翻湧的佳作。它不只是一本文字與影像交會的書,更是一面鏡子,讓我們重新觀看語言、觀看社會、觀看自己。它打破了學術與生活的界線,把語言學從象牙塔拉回煙火人間,讓知識長出翅膀,飛進人心。

這不是一本只給學者看的書,而是一份給所有使用語言者的禮物;它不只讓我們「看懂劇」,更讓我們「看懂人」,並在看似平凡的日常對話中,挖掘出非凡的生命深度與思辨火花。這本書是一場智性與感性的雙重冒險,一次用語言打開世界的奇妙旅程。

讀完《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我感覺像打開了一個新的感官系統,看世界不再只是看外貌、聽內容,而是看關係、聽語氣、察語境。這不是一本教你怎麼說話的書,而是一本教你怎麼「理解說話」的書,甚至是一本幫你拆解「說話之外的潛台詞」的書。它不教你變話術高手,卻讓你看見語言的溫度與分寸。

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對我來說,不只是一場閱讀經驗,更像是一場意識覺醒。它讓我明白:語言不是我的障礙,而是我通往世界的密道;語言學不是學術高牆,而是生活地圖的指南針;而我,雖是語言白癡,也能在語言學的世界裡開出花來。它讓我終於相信:懂語言,不一定要說得一口流利,願意觀察、願意思考,就是語言學最美的起點。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語言:

延伸閱讀:

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從時事、熱門台劇、韓劇到經典電影,認識日常裡無處不在的語言學,探索人類思考與互動背後的奧祕 - 謝承諭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電子書 - 《茶金》《八尺門的辯護人》竟有這麼多種語言……《非常律師禹英禑》裡為什麼有些人聽得懂「沒說出來的話」?有些人不擅長「讀空氣」?從熱播影劇到經典老片,原來都跟語言...

茶金 - 黃國華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茶金》電子書 - 公視時代生活劇《茶金》小說直擊一九五○年代臺灣茶葉商戰內幕*最晦暗的局勢,最輝煌的榮耀──臺灣茶金歲月的故事*史上最惡通膨時期的臺灣商戰秘辛,勾勒「四萬換一塊」...

八尺門的辯護人(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首獎) - 唐福睿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八尺門的辯護人(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首獎)》電子書 - 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一艘遠洋漁船,承載著一樁滅門命案的祕密;為了找出真相、伸張正義,賭上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命運

妳一生的預言:電影「異星入境」原著小說 - 姜峯楠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妳一生的預言》電子書 - 太多人渴望預知未來,但什麼是真正的「預知未來」?也許,看不到未來,才是真正的幸福?因為你還有機會寫下不可知的、有無限可能的、妳一生的故事——8篇故事,每一篇都像...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松山機場等地傳跳電! 台電:新北捷運局挖損輸電線路釀電壓壓降

台視
02

長榮BR271掛「7700」緊急代碼!起飛「空中卸油」10秒Mayday對話流出

三立新聞網
03

10天2病患術後亡 高市網紅減重醫師遭勒令停業2個月

自由電子報
04

7月底熄燈!旅客到機場才知「航空公司倒了」:解鎖人生

三立新聞網
05

台灣人洗腎位居第1名 台大名醫揭真相:全世界沒有健康食品

壹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一群人的善念延續 雲林志善環保行善協會成立 守護環境、關懷弱勢

觀傳媒

寶媽推嬰兒車搭捷運!「輾到路人的腳」遭瞪 怒開噴:又不嚴重

TVBS

集氣!棕熊「小喬」疑腫瘤復發 北市動物園啟動安寧照護評估

CTWANT

女兒讀私小遇「嚴格」老師變得愛哭失眠,醫師媽果斷轉學:嚴格不是兇,尊重才是教育的起點!

媽媽寶寶

温貞菱、丁寧《倒數回擊》入圍亞洲影視內容大獎

青年日報

(有影片)/國道清潔工被撞好險!彰化醫院施微創手術重獲自由呼吸

觀傳媒

螢火蟲航太拿下NASA 新合約,執行 2029 年月球南極多探測器任務

科技新報

王義川嘲諷女性外貌挨批 民眾黨彰化黨部:停止嘲笑女性外貌

觀傳媒

彰化縣田尾鄉第二、三選區合併 明年地方選舉實施

觀傳媒

員林諾貝爾幼兒園舉辦第31屆畢典 劉美蘭園長感恩謝幕譜下完美休止符

觀傳媒

書法學會拜會本報 宣傳南書盃

中華日報

仁愛基金會攜手仁愛長庚醫院 父親節前夕關懷獨老送物資

台灣好新聞

OSAMU GOODS快閃店活動南美館二館登場

中華日報

修復才兩年 三山國王廟漏水

中華日報

整修未全部完成 廟方盼集水槽與神房彩繪一併審議

中華日報

丹娜絲颱風重創臺南 議員林冠維要求市府爭取電桿地下化工程經費

中華日報

台中在地人激推!惹鍋后里店成旅客必訪名店,鄰近麗寶樂園的高CP值人氣鍋物

姊妹淘

【戀愛小教室怎麼紅?】Anna欸娜用內容逆轉人生

CTWANT

天赦立秋雙吉日 天壇湧人潮

中華日報

颱風「楊柳」醞釀中! 吳聖宇:恐走巴士海峽接近台灣

自由電子報

玉皇宮義賣補運金 籌設口腔中心

中華日報

領50萬做裝潢? 警銀聯手揭穿假投資陷阱

中華日報
影音

咖哩究竟拌不拌? 中信兄弟王威晨「偏激不拌派」

華視影音

咖哩究竟拌不拌? 中信兄弟王威晨「偏激不拌派」

華視新聞

搶「鮮」一步!鍋烤節首納「蔬食組」不葷主義上榜 中市經發局長親自貼紅榜

觀傳媒

強烈西南氣流重創彰化 多處排水系統與防汛設施嚴重損毀

觀傳媒

(有影片)/彰化榮家剪紙迎父親節 百歲長輩巧手創作傳遞滿滿祝福

觀傳媒

7月底豪雨致災 中市水利局積極啟動災後重建 全力修復市民家園

觀傳媒

還在煩沒地方創業?彰化「圓林園青創基地」熱烈招募中

觀傳媒

農村領航獎 溪口台部落主席獲肯定

中華日報

(有影片)/雲科大青創設計聯展在彰美館 73件作品展現青創設計力!

觀傳媒

桃園會展中心迎國際生醫盛會 ISOMRM與BIOMED-X共築生醫科技新紀元

觀傳媒

(有影片)/夏日英語不打烊 福德國小英語農場體驗課 翻轉暑期學習模式

觀傳媒

心臟功能剩不到兩成 中榮醫:植入式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神救援

觀傳媒

東方美人茶評鑑 銅鑼曾郁芳奪特等獎

中華日報

松山機場大跳電「傳班機延後」 北捷手扶梯停擺!台電親曝原因

CTWANT

嘉基深耕泰國大谷地 推動醫療公衛建置診所年底啟用

觀傳媒

快來對獎!威力彩頭獎上看2.1億 最新獎號出爐

台視

張麗善訪花蓮 徐榛蔚導覽七星潭疊石藝術

中華日報

苗栗海洋觀光季 放流11萬尾魚苗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