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大學也面臨招生危機?申請入學分發揭曉,這所學校只收不到7成學生、缺額近300人
大學徵選入學委員會公告申請入學的分發結果揭曉,今年共計有79,001人報名,最終分發人數達44,025人,整體分發率為55.7%。相較去年,招生缺額減少3,475個,來到8,196個。從這次錄取、缺額、與校系排名,可觀察出3個重點。
大學徵選入學委員會公告申請入學的分發結果,今年共計有79,001人報名,最終分發人數達44,025人,整體分發率為55.7%。相較去年,招生缺額減少3,475個,來到8,196個,主因包含招生名額下修、報名人數增加,以及完成志願序登記者上升。
重點一:缺額最多不等於招生失利
單就缺額數,人數最高的為淡江大學達426人。然而,淡江副校長許輝煌指出,單憑缺額數衡量招生好壞不見得公允,需要從比率一起看,該校招生名額達2,400人,為全台第二高,在大基數下即使缺額最多,實際招生使用率仍達82.2%,與整體平均(83.8%)相差無幾。
此外,這也受到申請入學機制影響。儘管台灣大學報名人次高達14,222人,僅開出1,803個名額,仍出現173個缺額,招生名額使用率未進前10。這反映出「一人可申請6系」的制度特性,如果學生同時錄取台大電機與醫學,最終只擇一就讀,另系便會產生缺額。
另外,有高達9成的學生錄取第一志願,顯示「科系」的競爭力也是一個影響因素。以系所看,招生名額使用率最高的為近年最受矚目的STEM、永續領域,包含數理化學學群(90.77%)、工程學群(90.67%)、地球環境(89.19%)、資訊學群(89.09)。招生名額使用率最低的為法政學群(71.17%)、外語學群(73.19%)、文史哲學學群(73.74%)。
重點二:綜合指標才準確
然而,單憑「招生名額使用率」觀察招生成效也不盡客觀。中國文化大學今年使用率雖大幅提升14.3個百分點至80.4%,這背後原因是因為學校主動減招380個名額所致。這顯示調整名額策略也會直接影響使用率數據…….
繼續閱讀全文👉🏻 國立大學也瀕危?申請入學分發揭曉,這兩所學校竟然只招到6成多的學生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5大產業最愛大學生排名揭曉:半導體業造福哪些學校?這所私校畢業生成為金融業主力
顯示全部
留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