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企業接班,不只是把印信交出來而已:「帝王學」與「管理學」的和諧共舞

Cheers 快樂工作人

發布於 05月27日13:00 • 魏美蓉、吳佩旻撰寫

根據《哈佛商業評論》指出,2024年「台灣企業領袖100強」本身為創辦人比例49%,由百大領袖領導的企業占台灣上市公司總市值的66.4%,影響力驚人。這不只是家族企業的課題,更是組織韌性、社會穩定與國家競爭力的壓力測試。

圖片來源:魏美蓉 提供

為什麼現在一定要談「接班」?

這幾年只要聊到企業永續、創新轉型、領導力培育,話題最後都會回到「接班」這兩個字。為什麼這成了台灣企業的重要課題? 根據匯豐銀行公布2025《全球企業家財富報告》,台灣至今仍有高達八成的第一代創業的企業家沒有任何接班計畫,遠高於歐美國家。這些數字顯示,家族接班問題不容忽視。

根據我長期顧問諮詢的經驗與觀察,這些創辦人平均已達70、80歲、仍未有交棒計畫,整間公司等於綁在一個人的健康與意志上。這樣的企業,一旦出事,不只是內部亂成一團,也牽動數千名員工和家庭的生計,甚至成了社會與國家層級的潛在風險。接班不是一人接班,而是團隊接班;傳承不僅是傳財富,更重要的是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與組織核心能力的傳承,堅實的核心價值與核心能力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石。

創辦人看過去、接班人看未來!兩代人說著不同語言

為什麼接班總是卡關?歸根究底,是一場價值觀的碰撞。創業家多半視企業為「自我價值的延伸」,交棒意味著權力的旁落。他們最在意企業文化是否傳承。而接班者則更傾向務實、系統性的「管理學」,他們問的是:團隊夠不夠專業?創新有沒有資源支持?企業是否能永續?這場跨世代對話,缺乏了共同語言,終將走向彼此消耗。

我將這樣的現象歸納為「帝王學」與「管理學」的碰撞,很多創業家其實是活在「帝王學」的邏輯裡:他們關心的是理念傳承、文化價值、老臣安置、權力移轉。而年輕的二代、三代,思考的是團隊專業是否與時俱進、創新策略走不走得動、還有如何找到公司永續經營的新路。

兩邊都沒有所謂的對錯,只是彼此在意的事情不同。創辦人覺得「這家公司就是我人生的延伸,怎麼可能輕易交出去?」而接班人可能在心裡想:「我不是不想接,是你根本不讓我好好接。」

本質上,這是一場「帝王學」與「管理學」的角力。若無法透過制度設計化解認知差異與權力焦慮,接班安排終將停留在口頭階段,導致接班人能力無法歷練、組織變革延宕、優秀人才流失。

接班,不是把公司印信交出來而已

我觀察,創辦人最難的一課,其實是學會享受「大權旁落」的成就感——也就是:「從幕前退到幕後,還能為新一代喝采。」聽起來簡單,做起來還真難……

繼續閱讀全文👉🏻 魏美蓉專欄|企業接班,不只是把印信交出來而已:「帝王學」與「管理學」的和諧共舞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面試當場錄取是「屎缺、雷缺」嗎?口頭錄取後公司卻反悔怎麼辦?

當部屬不依照指令行事,別急著罵!為何主管傳承「成功經驗」已不見效?

天下學習5月客座學習長徐瑞廷,面對AI時代快速變化,如何保持批判性思考,並做出果斷的決策?揭開獨家學習心法

👉👉 現在加入《Cheers快樂工作人》官方LINE會員,更多精選人物故事、企業報導,讓你職涯力up!

更多人際相關文章

01

認識「AI應用規劃師」考試:如何讓AI成為助手,而非對手

Cheers 快樂工作人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