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別讓一句話毀了面試:你可能不知道的法律與形象風險

Cheers 快樂工作人

發布於 06月16日00:00 • 許書揚

你是否也曾在面試中感受到不被尊重,甚至被冒犯?對企業來說,一場面談不只是選才,更是形象管理。但若不慎踩雷,不只錯失好人才,還可能惹上官司、成為網路負評主角。你的面試流程,真的沒有問題嗎?

圖片來源:Pexels

求職面談原本應該是企業與求職者彼此了解、建立信任的橋樑,然而,近年來卻頻頻傳出企業在面試中出現不當言行,甚至近乎職場霸凌的案例。這些行為不只讓求職者身心受創,更可能踩到法律紅線,對企業形象造成長遠傷害。以下就透過兩個案例,來看看企業可能忽略卻風險極高的面試盲點。

案例一:不友善的面試經歷

John應徵某上市公司研發工程師職位,由部門經理親自主持面試。當John分享過去的專案經驗時,經理卻頻頻回應:「笨,真笨!你怎麼會這樣做⋯⋯?」等羞辱性字眼。John在面談過程中感受到極大的不尊重與挫折,最終婉拒了第二次面試的邀約。

案例二:未經當事人同意進行徵信調查

Jay參加某科技公司的面試,結束後因表現不錯,被列入考慮人選之一。然而該公司的主管未經Jay同意,便私下進行徵信(Reference Check),向Jay前東家的員工打聽相關資訊。

這類不當行為不僅傷害求職者的權益,更可能透過社群平台快速擴散,讓企業聲譽一夕受損,甚至嚴重影響後續招募。更關鍵的是,這些行為很可能已經觸法。

案例一可能涉及的法律風險

面試主管的羞辱性言論,可能構成以下兩項違法行為:

  • 侵害人格權:主管的言語霸凌行為可能違反《民法》對人格尊嚴的保護,求職者有權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 公然侮辱罪或誹謗罪:若該言論具侮辱性或不實指控,並於多人在場下發表,可能觸犯《刑法》相關規定。

案例二可能違反的兩條法律

未經當事人同意進行徵信調查,涉及以下法律風險:

  • 違法蒐集個資……

繼續閱讀全文👉🏻 許書揚專欄|別讓一句話毀了面試:你可能不知道的法律與形象風險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別再驚訝新人突然離職!關鍵5F預判「離職徵兆」

要員工公開性格測驗結果,有助溝通?資深顧問:人資誤用恐踩DEI紅線!

面對逐漸式微的當流量紅利,如何提升顧客轉換率?一窺最會「讀心」的行銷大師夏雨農學習密技>>

👉👉 現在加入《Cheers快樂工作人》官方LINE會員,更多精選人物故事、企業報導,讓你職涯力up!

更多人際相關文章

01

認識「AI應用規劃師」考試:如何讓AI成為助手,而非對手

Cheers 快樂工作人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