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共產黨」受關注 港生和中青這樣看!
台灣高中生以「共產黨」為名成立社團,引發討論。香港大學生分析,在台灣以共產黨為名的團體,性質上主要分為5大類,若以這些高中社團的推展情況來看,因為人力有限、資金有限,活動又多在校內舉辦,屬於年輕學子想要「玩梗」以及展開純理論的探討,所以,台灣民眾在關注之餘,不必過度擔心。
陸委會也關注 學生強調社團與中共毫無關係
台灣有高中生設立「建中共產黨」、「台灣校際共產聯合會」等社團和社群平台,陸委會日前回應,年輕人對共產主義存有幻想很正常,因為共產主義是重要的政治學說,人道主義和烏托邦理想容易吸引年輕人,但是理論跟現實是天差地遠,希望年輕人多研究一下中共黨史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
根據「台灣校際共產聯合會」的網頁介紹,聯合會是由「建中共產黨」建立,有39個學校組織參與,不過,在2022年11月之後就沒有再發布新貼文。
「建中共產黨」則於日前發出聲明指出,「建中共產黨」與中共毫無關係,由於黨員不多,且大多畢業了,組織現狀為「死了」,而「台灣校際共產聯合會」也因為活躍的成員太少,無法運作,所以「爛尾了」。IG粉專上也強調,當初成立這個社團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自治、爭取學生權利;另外,也想洗刷共產主義等同中共的污名,想正確教育大眾什麼是共產主義。
分析社團狀態 較無親共或金援問題
香港大學生阿翼表示,以前已知道台灣有多個學校的學生成立所謂的「共產黨」社團,據他觀察,在台灣以「共產黨」為名的團體,性質大概分為5大類,第一是玩梗、迷因之類;第二是純理論的探討;第三是反中共;第四是對中共態度曖昧;第五是立場親共。
他指出,由於這幾個社團之前的活動僅限於校園,看得出來人力有限,從活動紀錄和公開的貼文也能看出社團沒有什麼資源,能做的事情很有限,就僅僅是社團的名字有「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有三個字相同,所以引發台灣民眾的疑慮,但其實是學生們想要玩梗,以及就像他們所言,想洗刷共產主義被中共污名,所以需要展開理論性的探討。
阿翼:『(原音)看起來似乎沒有證據證明他們有接收一個很大的金援去開展活動,因為坦白講,像我在香港的經驗的話,如果有一些團體他真的是受到「統戰」,然後他是受到中國共產黨的指示去開展一些工作的話,很多時候是收了不少錢,他的渠道也不一定讓你直接追蹤到共產黨,那個路徑可能會比較迂迴、比較間接,有一個特點就是這些受到「統戰」的親共團體,通常都會有一筆很大很大的錢讓他去辦非常體面的活動,或是讓他用上很多奢侈品之類的,如果有這種狀況,可能就比較有跡象顯示他可能是受到「統戰」。』
中國很多人支持共產主義 但反對中共
阿翼也談到,在中國有些毛左派、托派的支持者,會在支持共產主義的同時,反對中共,因為他們追求共產主義的路線和中共不同,或認為中共並不是在爭取共產主義;他也覺得,中共確實不是在走共產主義路線,只不過拿共產主義當「神主牌」。
阿翼:『(原音)其實即便在中國大陸,也有一些支持共產主義的人也認為,中國共產黨現在做的實際上不是真正的共產主義,所以這些支持共產主義的人,他也會去反對中國共產黨。』
學子求知求變 應了解國際共運史
中國青年林辰斌則提到,馬克思主義其實很複雜,流派多到數不清,而且,馬克思主義在現實中具有剛性的一面,列寧主義在19世紀末誕生,就是用獨斷意志統帥全黨,為了追求革命成功,而不講求手段是否道德,可以為了革命而放棄自由。
林辰斌認為,他能理解年輕人求知與求變的心情,但需要真正了解馬克思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因為也許他們認為自己追求的是西歐社會民主主義,是人道的意識形態,但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列寧主義者」。
共產主義遭中共污名 台灣學子難洗刷
阿翼則談及,台灣人對共產主義已有很重的戒心,「共產主義」一詞經過戒嚴時代這麼多年的污名化,後來中共的所作所為又讓台灣人對「共產主義」的印象更壞,所以,這群台灣高中生想去洗刷共產主義的形象其實非常難,這個負面觀感已成為台灣人的集體記憶、社會記憶。
阿翼強調,學生想研究共產主義,本身沒有問題,重點只在於有沒有「通共」,如果沒有通共,就沒有問題。他說,台灣民眾會關注學生成立這樣的社團,很正常,但不需以「大驚小怪」的眼光看待,或是拉出「國家安全」的紅線,只要學生想純粹加強對於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的理解,其實還有助於破解中共的認知作戰,對於防堵中共對台灣的侵略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