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艦火箭第10次試飛 達成關鍵里程碑
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星艦(Starship)火箭26日在太空部署了首批模擬星鏈(Starlink)衛星,並在穿越地球大氣層時測試了新的隔熱瓦,達成了先前因為一系列測試失敗而受阻的研發里程碑。
高達123公尺的巨型星艦火箭系統美東時間上午7點30分在德州南部SpaceX的「星際基地」(Starbase)升空,進行第10次試飛,巨大的「超重型」(Super Heavy)推進器在3分鐘後把星艦上層火箭釋放到離地數十英里外的太空。
在飛行約30分鐘後,星艦的衛星部署系統首次在太空中發射了8枚星鏈衛星,這是這艘代表SpaceX主導發射業務未來的火箭一次關鍵展示。
這艘火箭的成功至關重要。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選擇由星艦把自阿波羅計畫以來的首批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馬斯克(Elon Musk)認為,設計為完全可重複使用的星艦火箭,是實現其定期將人類送上火星目標的核心。
在任務開始約一小時後,星艦以炙熱的極音速重返,穿過印度洋上空的地球大氣層,對各種6邊形隔熱瓦進行了測試。這家億萬富豪馬斯克擁有的太空公司,企圖生產一種每次使用後幾乎無需翻修的外部隔熱板。
由於高速大氣摩擦造成的破壞性和劇烈侵蝕,返回地球的太空船以往在每一次任務後,都需要更換新的隔熱板或進行維修。 NASA退役太空船上的隔熱瓦可以用於數十次任務,儘管有些不得不更換。
馬斯克在25日的SpaceX直播上說:「對於太空船和推進器來說,仍然面臨數千項工程挑戰,但最大的挑戰可能是可重複使用的軌道隔熱板。」
這次任務以「星艦」在澳洲西部外海順利以引擎導引方式垂直著陸結束。
這艘約52公尺高的星艦隨後翻覆,爆炸成為巨大的火球,可能是因其飛行終止系統引發的。
這次試飛表明了SpaceX「不停測試、直到失敗」的研發計畫,取得了長期尋求的進展。在此之前,這項計畫在飛行途中和德州的發射台上曾3度失敗。
NASA代理局長達菲(Sean Duffy)對SpaceX表示祝賀,並表示:「第10次飛行的成功,為星艦載人登陸系統鋪平了道路,這個系統將搭載美國太空人以阿提米絲3號(Artemis III)重返月球。」
阿提米絲3號是NASA的首次載人登月任務,將使用星艦。這項計畫原定於2027年進行,但太空分析人士預期這個日期將會延後。
在SpaceX可以帶人類飛入深空前,SpaceX的次世代火箭仍有一系列研發項目需要完成,包含太空加油,以及在崎嶇的月球表面安全登陸。(編輯:許嘉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