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友生育保存補助9月上路!取卵最高可補7萬
[NOWnews今日新聞] 衛福部自今年9月1日起,開辦「醫療性生育保存試辦方案」,針對我國國籍18歲至40歲乳癌或血液癌患者,提供取卵療程或取精處置保存補助,每次補助最高7萬元、每人一生至多補助2個療程,預估首年有600位癌友受惠。
民眾接受癌症等疾病治療時,可能面臨導致生育機能下滑或喪失醫療處置,隨著現代醫療進步,愈來愈多罹病者可及時發現、治療。
「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相關條件如下:
1.補助對象:罹患乳癌(第0期至第3期)或血液癌(包括白血病、淋巴癌或多發性骨髓瘤),具我國國籍的18歲至40歲民眾,不限性別或婚姻狀況,經醫師判定在癌症治療過程中,後續須接受的治療,可能造成生育機能下滑或喪失。
2.補助額度:女性取卵療程,每次補助上限7萬元,男性取精處置保存每次補助上限8千元;若實際支出金額未達補助金額上限者,則依照該次療程的實際支出金額,給予補助。
3.補助次數上限:每人一生至多補助2個療程。
4.試辦機構:通過衛福部癌症診療品質認證,且為國健署特約的人工生殖機構。
5.應準備文件:身分證正本及影本、罹患乳癌/血液癌之診斷證明書(敘明符合補助條件相關說明)及匯款帳戶資料等文件。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組長林宇旋說明,符合補助資格民眾至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醫院接受癌症治療後,經進行癌症治療與生育保存相關知情同意事項說明,轉介至同院,或鄰近的分院、兒童醫院的人工生殖單位。
林宇旋提到,經確認資格,並進行生育保存相關的知情同意事項說明,由該機構協助採紙本文件申請補助,並於取得補助資格後2個月內施術,療程結束後6個月內由施術的特約人工生殖機構協助申請該次療程的補助費用,而國健署審查通過,會撥付至申請者指定帳戶。
試辦計畫每半年檢討執行成效 國健署:視需求研議擴大辦理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芳銘說,乳癌在台灣婦女發生率相當高,且會愈來愈多,每年有2千位新發個案為40歲以下。但研究顯示,乳癌婦女懷孕後,復發率會下降3成、死亡率則降4成。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說,一般認為,在某些年齡高的人身上才會出現癌症,但對年輕癌友而言,都是很大的衝擊,更要考慮癌症治療中的生育計畫,為了減輕癌友的經濟負擔,並建立本土生育保存模式。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表示,試辦計畫預計每半年檢討執行成效,並與相關專家召開會議,也會視需求研議是否擴大辦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