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碼爆買不對稱戰力! 「對美軍事採購」特別預算總額估逾六千億 驚人還在後頭...
基於強化自我防衛,和達成美方要求的國防預算必須達到GDP的3%占比,新的軍購特別預算,最快將在月中定案、提交國會。新增的武器項目不多,不外乎是新型自走砲和銳鳶二型無人機等等。占最大宗的,就是各型飛彈和自殺式無人機的增購。項目總數多達二十項以上,初估金額也至少來到六千億新台幣,已經高過任何單一年度國防預算。
俗稱「彈簧刀」的Altius-600M 無人機,具備車載投放、定點發射,甚至透過直升機空投的能力。發射後它能在空中盤旋待命,直到接獲指令,就能立即發動「神風式攻擊」。從台灣去年提出採購申請,到今年8月初由製造商創辦人親自來台交付,291架Altius-600M 在短時間內到貨,交付速度堪稱近年美國對台軍售最快紀錄。
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林穎佑 提到:「如果我們這個時候再繼續加碼採購,必須思考美國是否能如期交付,還是得先支援烏克蘭或以色列,這些都是變數。」
而這批無人機只是開端。陸軍已經提出2032架增購計畫,將其視為軍購特別預算「順風車」中的一小部分。林穎佑指出,這類自殺式無人載具屬於消耗品,「要用砲彈的概念去採購,因為它是一種開弓沒有回頭箭的武器。」
回應美國要求,也展現防衛決心。國防部打算藉由特別預算,將國防支出提高到GDP的3%。羅列項目中,其中一大重點是無人載具與反制系統——例如海軍規劃以180億元,分五年採購1320艘國造快奇無人艇;同時買回性能更優、航程與偵蒐範圍更遠,由中科院研製的32架銳鳶二型無人機,以提升海防監偵能力。
前飛彈指揮部計畫處長周宇平認為,銳鳶二型這類中型無人機必須加快建置,因為「戰場覺知的速度決定反應能力」,而短程小型無人機則是在登陸作戰階段才會派上用場。
在反制方面,陸軍將添購635套可攜式無人機反制器,憲兵則購買3套包含30鏈砲的反制系統,專門用於擊落無人機。國防院委任副研究員揭仲分析,請因目前國軍在野戰條件下「幾乎沒有有效的反無人機手段」。
不過,礙於美方防衛指導,載台類武器採購仍有限制。68輛M109A7自走砲僅能視為目前列入規劃的重點之一。揭仲分析,M109A7 能讓國軍砲兵從1980年代的水準,一口氣跨越50年,具備現代戰場效能。
另一項重要火力是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陸軍計劃續購28套;在反裝甲火力上,將增購825枚拖式飛彈、400枚標槍飛彈與42套系統。空軍方面,則考慮增購愛國者三型與 NASAMS 防空飛彈系統,強化防空能量。
林穎佑認為,這些軍購除了與美方溝通有政治意涵,更大部分是在推動台灣的國防轉型。
目前各軍種提出的採購需求超過20項,總金額初估逾6000億元新台幣,遠高於歷年單一年度預算。揭仲提醒,如果2026年要用年度預算達到 GDP 3%,等於國防預算必須比今年增加近3000億,勢必擠壓其他政府支出。而時間有限,國防部必須優先處理美方已同意或可能同意的項目。
屆時,台灣將首度面對四項與軍事相關的特別預算,包括戰機採購、海空戰力提升、1151億的國土安全韌性計畫,與這次的軍購案。
揭仲補充,在國防支出結構中,武器採購與訓練維持的比例最好維持1:1,但今年已拉高到1.59:1。因此周宇平擔心,若以2027為作戰規劃時間點,三軍的訓練與能量能否達到合格標準仍是挑戰。
這次特別預算最快將在本月中定案提出,可預期屆時勢必又在國會掀起一番激烈辯論。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