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65歲婦人背痛2年竟是骨質疏鬆! 醫教「這樣做」防骨本流失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8小時前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
醫師建議,飲食上可多攝取牛奶、深綠色蔬菜與豆製品;運動則以慢跑、快走等負重運動為佳,並每天曬10至20分鐘太陽促進維生素D合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人體骨質主要由鈣與礦物質構成,骨密度在20至30歲達到高峰,但隨年齡增長逐漸流失,骨骼變得疏鬆易折,即為「骨質疏鬆症」。65歲林奶奶兩年來背痛不適,經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簡子軒醫師診斷為骨質疏鬆症,使用抑制骨質流失藥物並調整生活後,症狀明顯改善,現定期追蹤骨密度。

停經後及高齡族群 骨質疏鬆風險高

國健署2017至2020年調查顯示,65歲以上長者骨質疏鬆盛行率達14.1%,女性明顯高於男性。常見症狀包含背痛、駝背、身高變矮,嚴重時恐壓迫性骨折。其類別包括停經後因雌激素驟降加速骨質流失的「停經後骨質疏鬆症」,及因老化、營養吸收下降導致骨骼脆弱的「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簡子軒醫師指出,不可控制危險因子包括女性、70歲以上、家族病史與身材瘦小;可控制因素則含鈣質不足、缺乏運動、過量咖啡因、吸菸與飲酒。

藥物治療與骨密檢測 雙管齊下

骨質疏鬆診斷主要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EXA)檢測,依世界衛生組織定義,T值≥-1為正常,介於-1至-2.5為「骨質不足」,低於-2.5為「骨質疏鬆」。治療以「抑制骨質流失」及「促進骨質生成」為主,包含口服與針劑藥物。簡子軒醫師說明,曾發生非創傷性骨折、髖骨或脊椎T值小於-2.5,或十年骨折風險達一定標準者適用藥物治療。但若有腸胃道不適、心血管病史、腎功能異常或頻繁牙科手術者,需與醫師討論適合方案。

預防重於治療 飲食運動缺一不可

骨質一旦流失難以恢復,預防應趁早。簡子軒醫師建議,飲食上可多攝取牛奶、深綠色蔬菜與豆製品;運動則以慢跑、快走等負重運動為佳,並每天曬10至20分鐘太陽促進維生素D合成。年長者亦應改善居家環境,特別是浴室、廚房保持乾燥並加裝防滑墊,並透過運動增強肌力和平衡感,降低跌倒風險。

【延伸閱讀】

下背痛可能是骨質疏鬆所致!「這些」症狀都是警訊應及早就醫

背痛別拖!醫曝「骨質疏鬆警訊」 一聲「喀」就可能骨折

加入【健康醫療網】Line@好友,天天關注您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6旬婦身上驚見「鬼抓痕」跑寺廟祭改無效 醫揭:肝求救訊號

CTWANT
02

細胞加速老化!研究發現:這3個年齡發生「斷崖式衰老」

TVBS
03

吃冰跟經痛有關?蘇怡寧打臉「都是習俗認知」:自己不吃別禁止別人

CTWANT
04

腹痛不在意!嬤肚全是血「竟是癌作祟」 醫嘆:致死率75%

中天電視台
05

醫起看/他天天吃「1種魚」竟腎衰退 醫示警:恐致癌

EBC 東森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