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授B肝未追蹤突發「急性肝衰竭」!醫揭7大症狀:茶色尿、眼白發黃快就醫
台灣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眾多,其中少部分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在B型肝炎病毒大量複製時,可能引發急性肝炎,進而導致急性肝衰竭。(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75歲的退休教授為B型肝炎帶原者,因多年未規律追蹤,日前出現疲倦、嘔吐、厭食與頭痛等症狀就醫,並提及自己已有數天的茶色尿、皮膚蠟黃、睡眠不足及肌肉酸痛。經檢查發現肝功能與黃疸指數嚴重異常,確診急性肝衰竭,緊急接受藥物治療。醫師提醒,雖然部分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平時可能無明顯症狀,但若未持續追蹤,仍有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因此,建議定期追蹤,並在醫師評估下,及早接受治療,以降低肝病變的風險。
茶色尿、眼白偏黃 退休教授突發急性肝衰竭
這名75歲退休教授,長年投入教育工作,退休後仍保持規律作息與運動。不料,半個月前因便祕、腹脹、腸阻塞到急診室就醫,住院治療數天後出院,並持續使用慢性疾病藥、胃腸藥與腸道蠕動藥以及門診追蹤治療。
不久後因突然疲倦、噁心、嘔吐、胃口不佳、厭食及頭痛等身體不適,再度至醫院急診室求診,並主動提及已有數天的茶色尿、皮膚蠟黃、睡眠不足及肌肉酸痛。急診室醫護人員發現患者有眼白偏黃現象,疑似內臟出問題。
經檢查肝功能與黃疸指數為AST:1130 U/L, ALT:2440U/L, T bili:9.04mg/dl,趕緊追蹤腹部超音波與腹部電腦斷層後發現,有肝硬化與肝門靜脈高壓、食道靜脈瘤曲張與肚內腹水,加以全身理學檢查發現,腹部瀰漫性脹氣、眼睛鞏膜變黃與雙腳輕微的水腫。
這時,病人回想起自己過去是B型肝炎病毒帶原,但未規律追蹤病史。醫師研判,他是肝臟出問題導致急性肝炎、黃疸發作,並合併急性肝衰竭現象,需住院進一步檢查B型肝炎病毒量與考慮給予抗B型肝炎病毒藥物的治療。
免疫異常恐引爆急性肝衰竭 醫籲慢性B肝帶原者定期追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指出,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若發生急性肝衰竭,通常是因為患者體內身體免疫力出現異常,導致B型肝炎病毒大量複製,引發免疫系統與病毒的激烈戰鬥,導致肝臟實質組織嚴重發炎,甚至進展為急性肝衰竭。在這種情況下,病人可能出現黃疸、凝血功能異常、腹水等症狀,嚴重時可能發生肝性腦病變造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的現象。
蕭奕宗表示,台灣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眾多,雖然部分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可能沒有症狀,但若未持續追蹤時,仍有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但是,其中少部分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在B型肝炎病毒大量複製時,可能引發急性肝炎,進而導致急性肝衰竭。急性肝衰竭的症狀包括:
- 黃疸
- 凝血功能異常
- 腹水
- 茶色尿
- 眼白變黃
- 肝腦病變
- 肝昏迷
因此,蕭奕宗建議,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應定期追蹤肝功能和腹部超音波,並在醫師評估下,及早接受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降低肝病變與肝衰竭的風險。若發現肝炎發作,應及時就醫,並在符合健保給付條件下,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
資料提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陳宛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