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將退出6吋晶圓製造 分析師:可將資源移轉至先進封裝
台積電證實將逐步退出6吋晶圓製造業務,並持續整併8吋晶圓產能。分析師今天(13日)分析,應是以利潤考量為主,且此舉也可順勢將人力、資源移轉至供不應求的先進封裝,進而撙節資本、活化資產;另一名分析師則說,淘汰6吋晶圓業務是產業必然趨勢,但這對先進製程掛帥的台積電營收,影響可說微乎其微。
台積電目前在台設有1座6吋晶圓廠、4座8吋晶圓廠以及4座12吋超大晶圓廠,近期台積電證實,為優化組織運作與精進營運效能,經完整評估,未來2年內逐步退出6吋晶圓製造業務,並持續整併8吋晶圓產能,提升營運效益。
智璞產業趨勢研究所執行副總林偉智13日受訪指出,半導體產業特性之一,就是產能必須持續優化,當主力產能過渡至先進製程,6吋晶圓利潤勢必逐漸萎縮,此次台積電的宣布,應是出自利潤考量,且另一方面,隨著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資本支出大增,產能配置面臨再度調整優化,台積電或可將這些資源轉移到先進封裝。他說:『(原音)大概也是可以釋出2到3成人力往南科高雄先進的AP,就是Advance Package(先進封裝)去做緩解。因為目前大家都知道,從2024年開始,因為AI的需求,CoWoS先進封裝的需求,一直是供不應求,那目前來看2025年還是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那把這些調配到先進封裝來,其實是一個資產化以及撙節的策略。』
雲報政經產業研究院副社長柴煥欣表示,台積電6吋晶圓原先用在電源管理、高壓製程產品,隨後則改使用在氮化鎵第三類半導體產品,先前台積電已宣布退出第三類半導體業務,可預見6吋晶圓未來無法有所貢獻,算是必然的世代淘汰,單看產能量來說,占台積電總產能比重也非常有限。他說:『(原音)這一座6吋晶圓廠的話,如果說我們以約當12吋的晶圓的月產能來計算的話,大約12.1萬片左右,佔台積電的總產能大概是1.5個百分點以下,而對台積電的營收貢獻應該更不達0.5個百分點,所以說收掉整個6吋晶圓廠,對於台積電整體的營收,甚至是獲利狀況,(影響)幾乎可以算是微乎其微。』
柴煥欣也看好,台積電透過資源配置調整,強化資源投注在先進封裝,對於未來的獲利提升更有幫助。(編輯:宋皖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