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全員對齊、進行分類分級學習,將AI從「個人技」升級為組織「長期競爭力」!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09月05日10:57 • 發布於 09月05日09:00 • 經理人 X 新商業學校

由《經理人月刊》和《新商業學校》共同舉辦的第九屆未來經理人年會,於3日盛大登場。今年年會以「AI新管理:全面解鎖應用場景」為題,邀請8位來自顧問、電信、金融、零售、軟體等不同產業的專家,分享AI賦能的應用趨勢與實戰經驗,吸引逾千名中高階主管與經營人與會,展現企業對AI導入的渴求。

沒跟上AI浪潮,是AI治理的最大風險

隨著企業紛紛開始投入AI轉型、讓AI融入工作日常,BCG X大中華區負責人吳學霖首先指出,「AI願景」是整個AI轉型的最高指導原則,領導人必須先釐清,企業想透過AI轉型達到什麼效果、想把整個企業帶到哪裡等問題,接著再制定實現願景的具體規劃,讓組織內的所有人都知道,接下來要往哪個方向走。

台灣大哥大資訊長蔡祈岩則分享,企業在思考AI轉型時,要從提高員工生產力、串接數位平台、連結AI生態圈、訓練企業專屬模型和AI倫理等五大維度,建立全面的策略框架。他強調,對於AI治理,許多人會直接聯想到風險管理,「但最大的風險,其實是『沒有跟上AI浪潮』,導致企業錯失轉機、甚至倒閉。」建議企業若有心導入AI,可以從那些成本低、效益高專案,也就是「低垂果實」開始採起。

主管帶頭積極應用,創造「鯰魚效應」

凱基銀行人資長江怡慧,留意到人資部門有資料分散、招募流程繁瑣、員工體驗不佳等日常運營痛點,開始運用Power BI、Office 365等低程式碼技術,主導數位轉型與AI導入計畫。她透露,當人資部門率先將流程數位化、實踐AI應用後,同時也激發其他單位探索AI的熱情,紛紛模仿人資的做法,「出現『鯰魚效應』、其他部門開始仿效時,真正的轉型才算發生。」

91APP產品長李昆謀則建議,企業尤其是零售產業,可以從Hire more Agent、Build Agent Service、Ready for Agent等三方面導入AI代理。Hire more Agent是針對企業內部,開發銷售、知識管理等AI助理,自動化繁瑣、重複的工作;Build Agent Service,是針對銷售介面,打造能回答庫存、訂單等問題,以及將消費者導流至門市的AI客服;Ready for Agent,則是針對消費者端,依據個人喜好和興趣,給予建議,以因應未來消費者透過AI購物的趨勢。

非技術背景出身的KKCompany創新產品中心總經理彭弘達認為,與其追逐日新月異的工具,不如回歸「想解決什麼問題」。像是他和團隊開拓日本市場時,知道客戶相當重視官方網站,習慣以此聯絡業務,但開發官網必須經過架構規劃、頁面設計等繁瑣過程。為了提高效率,他與AI協作撰寫產品需求文件、生成網站雛形,將網站建置時間從一個月縮短至一週。彭弘達提醒,主管必須自己先動手、帶頭實作,團隊會跟著被影響,培養出創新、突破的文化。

投入AI教育的nuva創辦人暨執行長林上哲,直接展示了運用ChatGPT打造「個人超級助理」的背後邏輯。他指出,企業廣泛使用AI後,會出現同質化、去思考化等問題,因為一旦依賴AI完成各項任務、直接採納AI的產出,不僅會讓企業的同質性愈來愈高,還會讓工作者開始「不思考」,「但人類獨特的價值、經驗與思考,是造就每個靈魂不一樣的關鍵。不要讓AI取代思考,而是加速思考。」

系統性提供培訓、學習資源,突破個人零散使用

研華科技資訊處AI轉型辦公室資深協理林詠傑建議,企業應從工具與培訓、組織與協作、獎勵與文化等三大面向,讓AI成為工作日常。例如研華提供各種線上線下課程,讓同仁隨時學習新知;同仁報考AI培訓的相關證照,公司亦全力支持,並給予相對應的獎勵;另外,成立AI轉型辦公室,設計扮演橋樑的「AIBP(AI Business Partner)」角色,負責將各部門的業務痛點與需求,精準對接到AI和IT的技術資源上,解決最有價值的問題,「研華是董事長帶頭用AI,以正向思維,持續建立分享和共學氛圍。」

《經理人月刊》發布的「2025職場學習趨勢報告」指出,現在企業對於AI的學習需求,已經從「該不該用」轉變為「如何用得好」。對此,總編輯齊立文建議,團隊應建立方向感與共同語言,同時透過跨部門協作,強化獨特應用;以及進行分類分級學習,依人資、業務、行銷等不同角色與程度,設計培訓課程,是企業掌握AI賦能的三大重點。

顯然,如今的致勝關鍵,在於由上而下、有策略地推動AI轉型。領導者必須親身實踐,將AI視為核心策略(AI First);企業的培訓,也要從過去單一的大班課,轉變為精準、分流且與業務場景高度結合的個人化學習地圖。唯有如此,才能將員工零散的AI應用,轉化為組織可累積、可複製的長期競爭力。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SEMICON Taiwan 2025 登場!台積電與輝達都關注「矽光子概念股」一次看

科技新報
02

泰山前董事會糟了!處分全家股權、投資街口、擴建包裝水廠3決議 全遭法院判無效

太報
03

YouTuber、網紅注意!財政部出手課稅了 規範重點一次看

CTWANT
04

存款3百多萬!全押0050還是買房?網秒選:先下手

EBC 東森新聞
05

緯創(3231)、廣達(2382)、聯電(2303)...避九月魔咒,15檔個股宜「居高思危」:AI族群回檔才是買點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