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總經理踢到鐵板的職場震撼教育:她學會用「情緒管理」翻轉台灣團隊
許多人眼中的高階經理人,總是充滿魄力、追求效率,彷彿是無堅不摧的鋼鐵人。然而,當掌舵國際美妝品牌克蘭詩(Clarins)的總經理陳素慧(Kathy),從海外職場回到台灣時,過去戰無不勝的管理模式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她如何在事業巔峰遭遇人生低谷,並從「以事為本」轉向「以人為本」的領導哲學?
老是被老闆說「高度」不夠,「廣度」不足,到底要多高、多廣?我們聽聽CEO怎麼說:因為經營公司品牌的哲理,也都是他們面對人生順境、逆境的哲學,在每個困難、不容易的時刻,從一個思維轉念,讓他們走出更寬廣的道路。
以下是WAVE - 中小企業CEO 品牌/領導學創辦人黃麗燕(以下簡稱黃)與克蘭詩(Clarins)台灣總經理陳素慧(以下簡稱Kathy),在天下學習Podcast節目《請問CEO》第48集的精彩對談片段摘錄:
回台灣任職踢到大鐵板,才明瞭「心理安全感」在本地職場文化的重要性
黃:你過去在國外職場上,習慣以「對事不對人」的快速直接溝通模式,為何回到台灣後卻踢到鐵板?是什麼事件讓你開始反思這套管理模式?
Kathy:其實我在中國和歐洲工作時,這種「對事不對人」的溝通方式非常有效。當時的文化背景是人與事分得很開,開會時大家可以激烈辯論,但會後依然能融洽吃飯。這種模式在要求成長和專注於事情的環境下很適用,我認為只要對事情有能力,別人就會跟隨。
然而,回到台灣後,我真的踢到了一個大鐵板。當時公司業務面臨挑戰,我被派回來整頓,也試圖用過去的方式。但我忽略了台灣團隊的情緒。在危機狀況下,團隊本就辛苦,而台灣更重視人際關係,情緒會影響決策。當我指出問題時,他們可能覺得被指責,被否定了努力;當我提出新方法時,他們又害怕嘗試。這讓我驚覺,過去在順風順水的環境中,我不太需要花心思在「人」身上,但在台灣,人情和情緒的阻力卻異常巨大……
繼續閱讀全文👉🏻外商總經理踢到鐵板的職場震撼教育:她學會用「情緒管理」翻轉台灣團隊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從貼海報助理一路走到帶隊轉型的總經理,她用「溫柔的力量」打造市值百億企業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