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投票將至「國際媒體高度關注」!《路透社》揭「中共挺國民黨反罷攻勢」:試圖削弱賴政府政治穩定度...《日經》製「台灣罷免運動」專題報導
台灣史上最大規模「大罷免」將於本周六(26日),舉行國民黨24席立委罷免投票。據外媒調查指出,中共利用輿論助攻國民黨反罷免的趨勢相當明顯,中國官媒與附屬平台近期頻繁以影音攻勢及評論,指控台灣現任總統賴清德政府「濫用民主工具、打擊在野勢力」,企圖將罷免行動框架成對民進黨執政的「反制正義」。
根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大罷免」源自賴清德去年(2024)勝選後,民進黨卻在立法院失去多數,「讓反對黨得以主導立法,通過政府不願意的法案,並削減預算,尤其在國防開支面臨障礙」。報導指出,這一政治糾結背景是中國持續以軍事與外交壓力對台施壓,以強化其對「主權」的聲索。
而有關台灣民間團體所發起的罷免行動,中共利用輿論助攻國民黨。《路透社》指出,自2025年初至今,北京系媒體已發布超過400則大罷免相關影音與文章,內容集中在「罷免案彰顯綠營內鬥」、「民進黨製造社會對立」等敘事,並藉由微博、抖音、微信頻道等社群媒體反覆推送。報導接續說道,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更公開表態,稱這場罷免行動「是台灣內部對民進黨濫權的反擊」,刻意淡化北京自身角色。
《路透社》揭露,國民黨高層在接受訪問時回應,「我們沒有向北京尋求任何幫助,罷免完全出自民意」。不過,他也坦承北京輿論確實「側面強化了反罷免訴求」。《路透社》分析,若罷免成功,民進黨將在立法院重新取得過半優勢,「對北京而言,削弱賴政府的政治穩定度,有利後續兩岸談判布局」。但此舉也讓台灣選舉的自主性備受考驗,《路透社》直言,「這是一場罷免,也是一次話語主權的較量」。
除了歐洲關注台灣大罷免,鄰近國家日本也相當關心。《日經》針對台灣大罷免起源、面臨罷免的代表人物、國民黨大幅刪減預算、藍營由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領軍赴北京與中共中央委員王滬寧會面、國會擴權、未來補選等面向,進行「台灣的罷免運動」專題報導。
(圖片來源:臉書@阿塗、三立新聞)
顯示全部
留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