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官員坦承與美貿易談判觸礁 汽車、半導體等產業人士憂心忡忡
即便南韓總統李在明,25日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氣氛融洽,且雙方也完成貿易協議談判,然而南韓官員坦承,美韓之間從關稅到國防等領域都存在嚴重分歧,迄今無法敲定貿易協議文本內容,從而讓包括汽車、半導體業人士憂心忡忡。
路透報導指出,李在明25日首度與川普(Donald Trump)的會面氣氛良好,兩人握手的畫面也展現出熱切態度,但是南韓官員卻坦承,美韓雙方即便在宣布達成貿易協議一個月之後,由於在許多方面都存在分歧,迄今仍然無法達成書面協定,甚至無法發表聯合聲明,凸顯出兩國之間立場殊異的程度。
南韓高層證實 包括安全、貿易、投資等領域與美溝通進展緩慢
對此,南韓國家安保室室長魏聖洛29日表示,迄今美韓尚未就包括安全、貿易、經濟或投資等領域提出達成協議的相關文件,是因為在某些部分溝通的建展較為緩慢,但其他部分的確已經取得了大幅度的進展。他強調美韓雙方人士都必須透過更多的討論與審核作業,就細節進行確認,但並未透露具體內容。
南韓總統秘書室室長姜勳植則表示,美韓之間的談判「非常艱困」,因為從投資到安全等項目環環相扣,因此「如果有其中一個部會的談判進展不順,就會讓另一個領域的談判連帶受影響」,且雖然韓方官員「已經克服了一個重大阻礙,但仍然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美握有汽車、半導體、藥品關稅話語權 首爾陷入被動
姜勳植強調,華府在包括汽車、半導體以及藥品的關稅,以及駐韓美軍支出、韓國周邊美軍部署等領域握有主導優勢,使南韓方面陷入被動,也成為談判難以達成共識的原因之一。報導則指出,川普在與李在明會面後,曾在內閣會議中坦言「與南韓之間存在問題」,但最終「南韓仍維持了原本的協議」。
此外,即便美韓已達成貿易協定,並且決定南韓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但是到了美韓峰會之前,雙方對於投資的內容或形式,以及美國試圖敲開南韓農產品市場大門等項目的分歧都仍無法達成共識,與此同時,美方尚未決定汽車關稅稅率,對於半導體製品是否能免除100%關稅亦未做出保證,因此南韓產業界人士多半表示悲觀看法。
根據南韓汽車產業人士說法,李在明與川普之間的峰會,對於緩解各項議題的不確定性幾乎毫無幫助,除了表示「我們真的非常擔心」,更坦言「我們的產業正在蒙受巨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