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臺博館最新線上環景展 獨家收錄原住民族故事

青年日報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展場拼板舟實景拍攝,結合雅美(達悟)族夏曼.藍波安錄製語音導覽介紹。(臺博館提供)
透過720環景拍攝技術,結合語音導覽,提供觀眾更佳線上觀展體驗。(臺博館提供)
臺博館《獵人之徑.海人之道》環景線上展,獨家收錄鄒族獵人安孝明與雅美(達悟)族海洋文學家夏曼・藍波安的訪談。(臺博館提供)

記者劉昕翊/綜合報導

國立臺灣博物館今(25)日發布《獵人之徑.海人之道:臺灣原住民族山林與海洋智慧》環景線上展,獨家收錄鄒族獵人安孝明與雅美(達悟)族海洋文學家夏曼・藍波安的訪談,線上語音導覽同時有中文、英文、臺語、捷克語4種語言版本,讓在地與國際觀眾都能輕鬆親近、理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

《獵人之徑.海人之道》實體展已於今年4月16日至9月28日間,在捷克的國家技術博物館展出,現場除臺博館珍貴的典藏品及為展覽特別製作的各種展品,更展示由雅美(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團隊手工打造的拼板舟,以及鄒族獵人安孝明搭建的傳統獵寮,和多件照片、影音紀錄、模型及虛擬實境(VR)互動體驗,呈現原住民族如何在多變自然環境中發展獨特的工藝、技術與生活智慧。

此次推出的線上展,以720度全景實景拍攝,完整移植實體展場,並搭配多語語音導覽,觀眾可自由選擇「獵人」、「海人」2大展區,文本設計成族裡長輩對晚輩說話的口吻,以「孩子」作為敘事視角,走入「獵人之徑」,可見太魯閣族背籃、泰雅族網袋、排灣族生火工具、卑南族長矛,以及魯凱族象徵身分的禮刀,每一件展品都是臺灣原住民族各族群文化的縮影;進入「海人之道」,則能看見拼板舟的誕生過程,從挑選樹材、榫接工藝,到「船眼紋」「波浪紋」「人形紋」的雕刻圖騰,最後以莊嚴的下水儀式完成族群與大海的契約。

另外,展覽同時展現雅美(達悟)族飛魚文化與航海知識,從黑潮、飛魚季、星象辨位到海洋永續思維,揭示人與自然互動的深厚智慧。此外,在「自由探索」模式中,也特別邀請參與展覽的原住民族藝術家分別錄製一段訪談,其中,安孝明在訪談中分享如何與山林共處、崇敬自然的狩獵知識,以族語述說禱詞;夏曼・藍波安則帶來對大海的哲思,也以族語吟唱傳統禱詞。透過聲音與文字,觀眾不僅聽到故事,更能真切感受到原住民族智慧與生活方式背後的深刻價值。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連假出遊大補帖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捐款仍將流向花蓮縣府?賑災基金會「不交任何單位」:直接撥給災民

三立新聞網
02

急診醫師出走潮1/急診科高壓且難有名醫 一年超過百位醫師出走

鏡週刊
03

最艱困的教師節…光復商工、國中堆滿污泥 校園慘況曝光

太報
04

苗栗晚間爆巨響!通霄電廠120米高煙囪「砍樹」放倒 震撼連環照曝光

自由電子報
05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重大災情 《BBC》分析5大原因

EBC 東森新聞
06

超過3萬「鏟子超人」動身花蓮光復救災 台鐵曝車廂內最暖印記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