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教學名師助陣 《銀之死》掀起臺日文化新對話
記者王丹荷/綜合報導
舞台劇《蒲田進行曲完結篇:銀之死》改編自日本經典文學,融合大本漫畫風格舞台設計與情感沉浸字幕科技,帶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劇場體驗。該劇由日本戲劇界重量級導演錦織一清執導,而擁有超過50萬粉絲追蹤的日語教學名師王可樂,首次跨界劇場受邀擔任日文翻譯顧問,以其深厚的語言與文化專業,成為貫通臺日文化的重要橋樑。
王可樂在翻譯過程中,將自己的生命經驗投射到劇中人物:「主角銀四郎因家境貧困而自卑,即使成名也需要外界掌聲填補空洞。我過去也有過類似的陰影,從小不被看好,甚至曾被霸凌。即使後來拿到日本博士學位,也常覺得不如人。」他強調,翻譯的本質不只是語言轉換,而是文化與情感的橋樑:「語言連結的不只是觀眾和台詞,而是文化、世代與自我的深層對話。這部劇讓我重新審視過去,也希望觀眾能從中找到與自己共鳴的答案。」
為了消弭文化隔閡,團隊導入「情感沉浸字幕」系統,透過浮空投影,讓字幕隨劇情情緒變化動態呈現,不再只是靜態文字,而能與演員的聲音與肢體語言同步。觀眾不僅理解對白,更能感受情感張力。舞台設計則以大本漫畫風格為靈感,投影出漫畫速度線、凍格、對話泡泡等元素,彷彿將觀眾帶入活生生的漫畫世界,既呼應昭和時代的文化氛圍,也放大了劇情張力。
《蒲田進行曲完結篇:銀之死》是由國際舞台文化表演藝術交流協會(IPAC) 與傳郁國際創智文化聯手打造的跨國製作,10月12日將在高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衛武營戲劇院首演。製作人暨 IPAC 理事長黃舒郁表示:「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文字翻譯,而是文化的對話與時代情感的重現。王可樂老師的參與,讓這部劇在語言和文化間找到新的共鳴點。」她強調,這部作品象徵臺日文化交流的新階段,更透過科技與藝術的結合,開啟跨國劇場合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