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比流感、新冠還危險!醫警告「肺炎鏈球菌威脅升溫」1關鍵動作不可少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10月21日08:35 • 楊瑞秋

疾管署在10月1日起開放接種公費流感與新冠疫苗,並鼓勵採取「左流右新」,即左手打流感、右手接種新冠,以降低感染的重症率與死亡率。肺炎是流感最常見併發症,而肺炎鏈球菌則是導致肺炎的主因。因此專家呼籲,在流感疫情前,65歲以上長者及19-64歲易感染的高風險族群,應及早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部主任醫師吳至行表示,罹患肺炎會對器官帶來嚴重傷害,還可能危及生命。研究顯示,成年患者因嚴重肺炎球菌疾病住院後,1年內4名患者中就有超過1人會死亡;另一項研究指出,在感染嚴重肺炎後,1年內發生心血管疾病機會更是增加6倍。

截至2025年10月20日,全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累計病例已達270例,創下近6年同期新高,進入秋冬病例恐再增加。

流感新冠夾擊死亡風險增

肺炎鏈球菌常年潛伏鼻腔中,當免疫力下降或感染流感新冠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就會藉由呼吸道或血液侵襲全身器官,演變為敗血症腦膜炎等。當身體免疫力低弱時,接觸其他帶原者也可能遭感染,凸顯在人際傳播中的隱匿性與危險性。

感染肺炎鏈球菌會有哪些風險?研究數據顯示,流感併發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在加護病房住院需求增加近3成,死亡風險增加4成。若同時感染COVID-19和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患者的死亡風險更是僅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患者的7.8倍。即使在醫療先進的已開發國家,仍有30%至52%的肺炎鏈球菌腦膜炎存活者,會留下永久性神經後遺症,包括聽力喪失、肢體功能障礙和認知能力受損。

左流右新、肺鏈疫苗不可少

吳至行分享,一名63歲合併高血壓、糖尿病與高血脂的患者,長期拒絕服藥與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所幸在醫師多次衛教下,同意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幾個月後,患者感染流感,但因事先接種了肺鏈疫苗,避免了更嚴重的併發症發生,患者後來還請家中符合施打資格的家人都趕緊去打疫苗。

什麼人適合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吳至行強調,病毒跟細菌不會挑人攻擊,且也無法預測何時會感染,疫苗接種是保護自己與家人健康最有效的方式,為降低感染風險,政府也有提供65歲以上長者及19~64歲高風險族群,可免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6類高風險族群包括:

  • 脾臟功能缺損患者
  • 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者
  • 人工耳植入者
  • 腦脊髓液滲漏患者
  • 1年內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患者
  • 器官移植者

吳至行呼籲,接種疫苗是保護自己與家人健康最有效的方式,建議符合資格民眾應盡速公費完成1劑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及1劑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接種以獲得完整的免疫保護力,高齡者甚至也可以將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當作政府提供的「65歲生日禮物」。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6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