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擔憂出口競爭 CBOT玉米下跌1.4%
MoneyDJ新聞 2025-07-29 06:16:22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小麥期貨7月28日上漲,玉米與黃豆則是下跌,因美元上漲不利美國農產品的出口競爭。9月玉米期貨收盤下跌1.4%至每英斗3.9375美元,9月小麥上漲0.1%至每英斗5.3850美元,11月黃豆下跌0.9%至每英斗10.1150美元。
美國洲際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U.S.)12月棉花期貨7月28日上漲0.2%至每磅68.34美分,10月粗糖期貨上漲0.9%至每磅16.43美分。
美國小麥品質協會春麥與杜蘭小麥巡查活動於7月24日結束,三天內共調查了307塊田地,最終的加權平均產量預估為每英畝48.3英斗(bpa)。其中,292塊春麥田地的平均產量估為49.0英斗/英畝,而14塊杜蘭小麥田地的平均產量則估為37.0英斗/英畝。此次實地調查得出的預估產量低於美國農業部最新預測的每英畝59英斗。
相比之下,2024年的巡查活動共調查257塊田地,當年加權平均產量創下紀錄,高達53.8 bpa;其中237塊春麥田的平均產量為54.5 bpa,18塊杜蘭小麥田的平均產量為45.3 bpa。回顧至1994年以來的數據,春麥巡查活動中最高的總體平均產量紀錄是2015年的49.9 bpa,而杜蘭小麥則是在2016年達到最高的45.4 bpa。
部分地區小麥播種得非常早,而其他地區則受到持續春雨影響而延遲。儘管如此,小麥品質協會執行董事戴夫·格林(Dave Green)表示,今年的作物整體相當一致。「今年的作物很好,絕對高於平均水準。看起來沒有太多病害壓力,也沒有昆蟲或葉部病害需要擔心。所以整體來說,作物很健康。雖然結果低於去年和美國農業部的數據,但仍然是非常非常不錯的水準。」
北達科他州小麥委員會執行董事吉姆·彼得森(Jim Peterson)亦參與此次巡查。他表示:「目前尚未見作物有明顯的嚴重問題,但在較濕潤的地區,狀況可能惡化。根據此次巡查結果,這或許顯示美國農業部對北達科他州春麥的產量預估被高估了,因此我們將觀察8月是否會出現任何修正。」北達科他州是全美春麥產量最高的州。
農業資訊供應商數據傳輸網絡(DTN)首席分析師瑞特·蒙哥馬利(Rhett Mongomery)表示:「結合美國農業部每週的作物評級來看,這是合理的。2025年7月中旬,北達科他州春麥的『良好至優良』等級評分比2024年低了16個百分點;不過明尼蘇達州則高出5個百分點,達到87%的『良好至優良』。」
DTN農業氣象學家約翰·巴拉尼克(John Baranick)指出,今年的天氣狀況難以判斷。「三月底時,大部分春麥種植區都籠罩在乾旱中,但並非全部。有些區域可能乾得無法播種,有些農民則等待土壤濕度回升。此外,春季缺乏積雪也導致一些農民提早播種,進一步拉長了播種時程。還有些地區氣溫變化大,所以農民可能等到霜凍風險結束後才播種。」
歐盟作物監測服務(MARS)本月報告則是小幅上調其對2025年歐盟軟質小麥的單產預測,從6月的每公頃6.08公噸上調至6.09公噸,預期單產比過去五年平均高出6%。硬質小麥的單產預估為每公頃3.78公噸,高於6月預估的3.75公噸。春大麥的預測為每公頃5公噸,高於6月的4.9公噸;冬大麥的預測為每公頃5.45公噸,高於6月的5.38公噸。玉米的單產預測則是從每公頃7.46公噸下調至7.18公噸。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