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沒了?00919、0056配息變少還能買嗎?金管會「ETF新規」
這幾年打開理財社團或YouTube,幾乎人人都在談「高股息ETF」。不論是退休族追現金流,還是小資族想體面入場,月月配、季季爽收現金的高股息ETF,儼然成了全民熱寵。從2021年以來,高股息ETF在台灣市場爆發式成長,產品檔數飆到16檔、總資產突破2兆元,受益人數更達760萬人,堪稱ETF界的超級巨星。不過這波狂潮背後的「高配息」到底是怎麼配出來的?現在金管會出手了!
高配息怎麼來?「資本利得」與「平準金」
圖片來源:pexels
先別被兩位數的配息率沖昏了頭。像是群益00919今年5月年化配息率一度逼近13%,元大0056在6月甚至高達13.44%。你可能會以為這些ETF都是靠成分股的現金股利堆出來的,高股息ETF的配息來源,其實來自三大項目:
- 成分股的現金股利
- 資本利得(也就是賣股賺價差)
- 收益平準金(確保每個新舊持有人都能公平領息)
其中,資本利得的角色最大也最爭議。不少投信為了讓配息看起來漂亮,會賣出股票把賺的價差分配出去,讓你以為「哇!現金好多」,但這也可能意味著你的本金在慢慢被吃掉。難怪不少人開始問:這樣的「高息」,到底是獎金還是回收本金?
金管會出手
圖片來源:pexels
為了讓配息機制更健康,金管會近期祭出新指引《ETF採用收益平準金作為收益分配來源實務指引》,將從2025年7月1日正式上路。新規明確規範:
- ETF的實際配息率原則上不得超過參考指數配息率(通常是3%~5%左右)
- 配息金額要以「每單位實配金額」來計算
- 若配太多,需提出具體說明並報主管機關備查
這等於為高配息ETF「套上安全帶」,不讓配息率無限制暴衝,也希望從源頭杜絕「吃本金」撐殖利率的行銷戲法。
配息少了,ETF還能買嗎?
圖片來源:pexels
消息一出,不少「高息族」陷入焦慮。有人擔心過去打造的「月月現金流」夢想會不會破滅?配息變少,現金需求怎麼辦?其實不必太快悲觀。財經部落客「股魚」就指出,這不代表高股息ETF失去價值,反而是市場回歸理性。高股息ETF還是有三大優勢:
- 波動相對小:比起科技股那種「一飛沖天、一摔成空」,高息股走勢更穩。
- 配息仍優於市值型ETF:就算壓回基本面,殖利率多數仍有4~5%空間。
- 靈活的現金流工具:需要現金?你還是可以自己賣出部分,而不是只靠被動等息。
高息好不好?但不要讓「殖利率幾%」變成唯一指標。股魚點出,如果ETF每年把賺來的價差全數發完,雖然帳面爽收現金,但其實資產淨值被切割了,長期可能沒增長。相反的,若配息少一點,把利得留下來繼續投資,反而可能拉高總報酬率。
主圖來源:pexels
延伸閱讀:
2025暑假去哪玩?全台飯店優惠、訂房折扣懶人包:大倉久和、統一渡假村、宜蘭綠舞、煙波
7家速食新品!肯德基「肉汁薯泥咔啦雞腿堡」韓國爆紅登台,繼光「炸雞腿」超香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