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吞3包未煮泡麵 印度少年嘔吐昏迷「送醫不治」
埃及首都開羅(Cairo)近日發生一起令人震驚的死亡事件,一名僅13歲的少年在短時間內連續吞下3包沒煮熟的泡麵,不久便出現劇烈腹痛、嘔吐與大量出汗,送醫搶救後仍不幸身亡。據了解,從進食到出現不適僅半小時,悲劇的突發令家屬與醫界同感錯愕。
根據《每日郵報》的報導,外界一度懷疑食品本身存在安全瑕疵,販售該泡麵的商家也為此被警方帶回訊問。但經過實驗室檢驗與屍檢,專家排除了中毒與污染的可能,確認少年的死因是短時間大量吞食未煮熟的麵體,造成急性腸道阻塞與消化系統衰竭,最終奪走少年的生命。
這起案件再度引發社會對加工食品的爭論。長久以來,泡麵、洋芋片與高糖零食因添加劑過多而備受批評,許多國際研究更已將其與第二型糖尿病、肥胖及心血管疾病相連結。專家提醒,尤其在未煮熟的情況下,泡麵因吸水性強,容易導致腸道堵塞與脫水,極端情況下甚至可能致命。
醫界特別憂心的是,這類行為與近年在TikTok等平台流行的「生吃拉麵挑戰」(Eat Ramen Raw)有關。許多青少年把未煮熟的泡麵當零食,拍攝短片吸引數百萬人次觀看,卻忽略潛藏的危險。專家警告,這股網路風潮可能讓更多青少年誤觸健康危機。
即便依照建議方式烹煮,泡麵的營養價值仍堪憂。研究顯示,一包常見泡麵含鈉量高達1330毫克,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建議的每日上限為2000毫克。長期高鹽飲食將增加腎臟與心臟負擔,進而推高慢性病風險。
南韓針對成年人與大學生的調查指出,每週食用泡麵超過兩次,與代謝症候群發生率明顯相關,包括血壓升高、血糖不穩定與血脂異常等問題,都可能引發糖尿病與心臟病。
澳洲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鮑爾教授(Lauren Ball)與南十字星大學(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柏奇博士(Emily Burch)也在《The Conversation》撰文提醒,泡麵缺乏纖維,主原料是精製小麥而非全穀物,長期仰賴此類食品恐損害腸道功能與消化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