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起看/7年級生得大腸癌風險高?2關鍵曝光
您每天都要來一杯含糖飲料或高脂西式速食嗎?當心!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示警,近年來早發性大腸癌(50歲前確診)的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其中有不少七、八年級生。
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節目《醫點不誇張》中指出,早發性大腸癌是指在50歲前確診的病例。網路流傳「七年級生風險最高」的說法,錢政弘觀察到一個現象,他從臨床經驗來看,確實收治了不少七年級甚至八年級的年輕大腸癌案例。錢政弘認為,主要原因在於飲食習慣的西化。他回憶自己求學時,頂多只有鋁箔包甜飲,但現在的青少年是人手一杯手搖飲,甜飲的攝取量與頻率大幅增加。
現在的青少年是人手一杯手搖飲。(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研究發現,在青春期常吃高脂西式餐點、含糖飲料的人,較容易導致肥胖。特別是青少年時期就肥胖的人,成年後罹患大腸癌,甚至是早發性大腸癌的機率也比較高。
研究發現,在青春期常吃高脂西式餐點、含糖飲料的人,較容易導致肥胖。(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另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也曾指出,依據癌症登記資料及死因統計顯示,111年大腸癌發生病例計1萬7,643人,位居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名,113年大腸癌死亡人數計7千人,位居10大癌症死亡人數第3名。
國民健康署自114年起擴大補助45至74歲民眾及40至44歲有家族病史(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大腸癌者)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定期接受篩檢是及早發現大腸癌最重要的方法。根據癌症篩檢的分析顯示,114年截至7月2日大腸癌篩檢人數為103.7萬人,較去年同期82.2萬人提升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