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145萬移民工遭詐樣態 民團籲政府強化「多語言」通報機制
〔記者林哲遠/台北報導〕南洋台灣姊妹會今召開記者會公布「在台移民/工詐騙之制度性風險調查報告」揭露,在台超過145萬人移民工遭受詐騙的樣態與問題,並呼籲政府強化多語言資訊的傳遞與管道,提升與移民、移工團體的合作,建立友善移工、新住民的檢舉與通報機制,改善移工脆弱的勞動條件。
南洋台灣姊妹會理事長洪滿枝指出,姊妹會歷時一年完成全台首份《在台移民/工詐騙之制度性風險調查報告》,揭露詐騙風險中移民工的脆弱處境。報告指出,截至2025年6月,台灣的移民移工人口估計超過145萬人,內政部警政署打詐儀表板最新統計,卻並未以移民/工身分作為分析維度,未能揭示婚姻移民與移工的受害樣貌,使得反詐策略難以針對高風險族群制定有效對策。
姊妹會執行秘書周慧盈指出,移民工的受詐騙樣態,除了生活中常見的詐騙陷阱,更有來自制度本身的風險。調查發現,移民工受詐可分為兩類,一是「日常生活詐騙」,如購物、交友、贈品等情境;二是「制度性詐騙」,反映政策漏洞如何讓移民與移工長期暴露於風險,甚至被迫成為失聯或無證者。
調查數據顯示,有32.5%的案例為詐騙者冒用朋友或家人的帳號,假借名義要求借錢或匯款;28%則與假仲介或虛構工作職缺有關,移工支付高額手續費後卻發現根本無工作可做。另有18.1%的受訪者曾在社群平台上遭遇戀愛詐騙,被假冒的情人騙取金錢;17.3%因參加促銷活動或申請免費贈品而洩露個資;更有11.9%的受訪者表示,曾因借出或販售銀行帳戶而被捲入詐騙案件。
周慧盈進一步強調,竟然有近3成移民工,曾遭遇工作仲介的詐騙,這些詐騙以「轉職」、「代辦合法文件」、「引介高薪工作」等話術為餌,收取數萬元費用,將移工推向黑工市場、非法就業或無保障的勞動環境。
姊妹會創會成員、政大社工所教授夏曉鵑則提出4大政策建議,強化多語言資訊的傳遞與管道,提升與移民、移工團體的合作,建立友善移工與新住民的檢舉與通報機制,改善移工脆弱的勞動條件。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坦言,台灣資訊多以中文為主,多語言資訊管道匱乏容易成為詐騙破口,據統計在台移工被詐騙的金額,保守估計已達17億元,每人平均每人8000元,為移工薪資的1/3至1/2。她強調,除了165詐騙專線應串連多國語言服務外,政府應精進多國語言的友善服務,並建立受害者保護機制。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