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你知道「從眾效應」嗎?當「厭童」成為理所當然,不會讓社會更有秩序,只會讓它慢慢失去生命力

媽媽寶寶

更新於 17小時前 • 發布於 17小時前

尤其當你滑Threads,難以理解、甚至是毫無同理心的「厭童」言論比比皆是,令父母們越看越心寒……

Threads上的厭童常態

如果說臉書是同溫層,那麼Threads就是一個很特別的平台,只要你敢說、敢於逆風發言,就有可能流量暴增。
其中,Threads上厭童風氣不斷發酵,除了爭議性發言,還不乏未經當事人同意上傳家長與孩子照片的網路公審文章,儘管受到抨擊,不少人仍是我行我素,反正只是抒發心情,你奈我何?
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於臉書粉專提到了「從眾效應」,其中有位大學生在Threads發表了厭童文章,底下竟有1000多則的恐怖留言。

(該大學生一開始的發文,抱怨帶嬰兒坐飛機的父母。)

(蘇醫師勸誡過後,該大學生以及厭童者的回覆。)
包括:「叫嬰兒都去死一死,不然出來全部都應該貼膠帶」、「為什麼不關在家裡?」、「真心覺得有自覺的父母就應該先給小孩喝希普利敏」等諸如此類的話語……
蘇醫師認為發文者放任底下留言不管,經勸導後仍執意不聽:「一副我就是這樣,不高興那是你家的事,你就不要看,反正有這麼多人贊同我的態度。」
因此他選擇透過公眾公開的力量,來制止這種社會的歪風,一旦這樣的言論持續下去會怎樣?或者換個方式問,為什麼需要制止厭童言論?
因為「從眾效應」會讓一小群人的偏見,被放大變成以為是整個社會的共識。

「從眾效應」影響巨大

近年來,網路平台上針對孩童與家長的厭惡性言論日漸發酵,動輒就是「小孩吵就不要出門」、「是你自己要生的,沒人叫你生」、「無孩區才是文明象徵」等等語句。
然後動不動不分青紅皂白的,在網路上霸凌公審兒童及其父母,在各大社群媒體與匿名論壇中屢見不鮮。
許多年輕人覺得你不喜歡就不要看啊,這是自由進步與開放的表現!
但是,這種輕描淡寫的態度,卻正在為一個長期且深遠的社會問題埋下可怕的種子,我們必須正視。
「厭童」風氣如果不加以制止,未來將直接衝擊台灣的國家發展與基本運作體系,你以為只是在開玩笑罵小孩很吵?其實你是在默默幫厭童風氣墊高底氣。
當大家都開始這麼講,就算你心裡不這麼想,也會開始閉嘴退讓不生小孩,這不是大家真的都厭童,而是再也沒人敢講自己不厭童了。
(下方是蘇醫師截圖該大學生發文下的厭童留言。)

當社會逐漸失去生命力

當養兒會被公審,帶孩子出門很容易就會被偷拍上網公審,並成為普遍壓力,勢必會進一步打擊育兒意願,讓原本已雪崩式下滑的生育率雪上加霜。
而人口結構失衡將導致經濟與醫療體系全面瓦解,未來一旦沒有足夠的年輕人,就沒有足夠的勞動力納稅人口與消費市場!
制止厭童,不只是情緒問題,更是你我的社會責任。
厭童言論的擴散,會讓人們誤以為孩子是麻煩家長、是自私,公共空間應該排除小孩才是正確觀念……
但,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是體系的根基,也是社會的延續。
當然,在成長過程當中一定會有固定比例的種子會壞掉歪掉(就像現在網路上常常看到的那些),母數越小我們剩下可用的就會越少。

(Threads上的厭童言論,著實令人毛骨悚然……)

我並不主張孩子的行為永遠正當,也不否認有些家長需要負起更成熟的責任,但將整體兒童與家長汙名化、網路霸凌甚至公開羞辱,不會讓社會更有秩序,只會讓它慢慢失去生命力。
制止厭童言論,不是為了某個孩子,是為了我們的未來還有孩子!台灣不該是這樣子的,就醬。

他們也曾是被保護過的小孩

網友們語重心長表示:「『你不會在現實生活中對別人說的,你就不應該在網路上說』,很多人躲在網路後面亂講話,以為沒有責任」、「脆的負能量真的好滿,病態的社會🤒」。
「網路隨便敲幾下鍵盤發表厭童言論,根本零成本,還能把別人當箭靶宣洩自己情緒,不這麼做能有效遏止嗎?雙方只會不斷爭論下去。提高亂發言的成本,才能促使他們三思而後言!」
「有些留言超可怕的,如果是我朋友一定馬上絕交,而且還要讓我們的共同朋友知道」、「同意,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發出的訊息與惡意負責!」
「只看2、3篇留言就看不下去,惡意太重,還好我平常不用脆」、「曾經他們也是我們守護的小朋友,怎麼長大了就變這樣了,覺得好傷心,而且這樣根本是犯罪宣言吧…..為什麼都要針對小朋友?」
「真的看不下去那些留言,但同時我也害怕,如果這麼偏激的人故意去考保姆執照,並且成功執業,會不會有更多的愷愷,畢竟過段時間大家就會忘記,但厭童的人那個恨會一直存在,謝謝蘇媽媽做了很多人都不敢做的事,謝謝你。」
「這些留言也太偏激惡意了吧,身為媽媽,看了好難過」、「雖然很少帶寶寶出門,但看了很擔心」、「這些人大概都忘記,自己也曾經是那些他們嘴裡討厭的小孩了」。
「有些人仗著在網路上匿名,什麼惡毒仇恨言論都講,被公審就刪文創新帳號裝無辜🤮,很遺憾現在台灣已經變成這樣。」
「在德國,嬰兒的哭鬧聲原則上被視為『自然聲』,不受一般噪音管制法律的約束,我非常喜歡這條法律,希望台灣可以修法(這算許願嗎)。」

相關留言太多了,許多父母們都心有戚戚焉。身為父母的一員,我們不認為每個人都要喜歡孩子(畢竟我單身時也不喜歡),但期盼能多些友善及同理心。
你又是如何想的呢?歡迎與我們分享。
本文由【蘇怡寧醫師】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facebook:蘇怡寧醫師愛碎念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別再說「不會教就不要生」,醫師呼籲:給台灣一個更友善的育兒環境
為什麼美國父母看起來如此輕鬆?8點東西方「育兒文化差異」看了就知道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丹娜絲風災大停電,他的魚塭不受影響──分散式電網建立的能源與防災韌性

報導者
02

美20%關稅衝擊蘭花產業 業者嘆:一年少6百萬

TVBS
03

「恢復生活」別再開天窗:南部風雨危機,如何加快社區防災韌性的腳步?

報導者
04

櫃姐哽咽終於等到了!台中新光三越氣爆「復業時間曝光」 業者揭進度

鏡週刊
05

「隱形富豪」藏身菜市場?最賺攤位年收破300萬 實際利潤曝光

台視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2

莊蘭蕙
那上面的言論本來就比較偏頗,關掉什麼平台是你自己可以掌控的
16小時前
蔡穎菲
這篇文章也很偏頗啊,為什麼要捨去這個醫生利用自己的權利優勢去懸賞肉搜未成年兒童們這個事實呢?還公開公眾的力量勒?新聞都出來了,他明明是恐嚇還非法肉搜吧?十萬買兒童個資肉搜,不知道現在請公關寫文又花了幾個十萬?
15小時前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能源教育向下扎根!大同大學電機系舉辦「小小電機營:氫鬆放暑假」

中華日報

氣候異常!茂林8天下半年雨 專家警告:九月慎防共伴效應

新頭殼

不敢相信!全球外遇排行榜揭曉 亞洲唯一「這國」奪冠

EBC 東森新聞

用藝術展現癌生命韌性「癌友拼貼畫展」部桃新屋分院登場

桃園電子報

新北記者友好交流協會關懷榮民眷 致贈慰問金

青年日報

提升防災應變能力高市消防局於食品公司舉辦消防搶救演練

勁報

長榮航空飛馬尼拉班機「疑客艙失壓」! 卸油返桃機

台視

沈玉琳突罹患血癌!醫示警沒病史也會中鏢 「4個小習慣長年恐害癌變」

鏡週刊

前進日本宮城縣交流經驗 張善政盼擴大合作促進雙方城市發展

桃園電子報

花蓮智慧停車疑超收錢 民眾抱怨:不到半小時竟收60元

民視新聞網

ANA國際線航班 全艙等陸續提供免費Wi-Fi

中央通訊社

表情符號「笑到流淚」升級版! 她曝日本人加「1符號」 網讚:學起來

華視新聞

氣爆案停業逾半年! 台中新光三越證實:9月底復業

CTWANT

嘉基赴泰北大谷地村義診 在地建置診所年底營運

中央通訊社

臺東女路再進化!首次結合性平知能訓練 公所學校攜手加入

觀傳媒

花蓮縣長徐榛蔚親自導覽七星潭疊石藝術季 攜手雲林張麗善力推國旅

觀傳媒

沈玉琳轉診台大!急性血癌需骨髓移植 若配對不成還有一方法

太報

高市22校高中職生邁向國際 名古屋世青會議大放異彩

新頭殼

用行動詮釋無聲父愛 楊梅46位模範父親獲表揚

桃園電子報

信誼基金會公布遊戲行為與發展現況大調查(圖)

中央通訊社

6成家長讓幼童使用3C 專家籲手機非電子保母

中央通訊社

女友常喊痛無法「全壘打」 他苦嘆:沒成就感

EBC 東森新聞

百貨店王挺過氣爆...估9月強勢回歸 新光三越復業「前提」曝光

太報
影音

20%關稅上路 政院:880億補貼方案8/7起受理申請

鏡新聞影音

立委要求全面清查運科支援計畫 教部允1個月提報告

中央通訊社

年輕族群糖尿病盛行率升 國健署辦記者會提醒(圖)

中央通訊社

西門町一番賞再爆爭議!店家遭控未放全獎項 消保官稽查找嘸人

壹蘋新聞網

金山凌晨罕見地震!規模2.8「雙北有感」 氣象署:大屯火山活動

TVBS

量腰圍應貼合但不壓迫皮膚(圖)

中央通訊社

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台灣魂 西城四重奏入選誠品新聲

中央通訊社

高房價加速「脫北」 台北市上半年淨遷出3.3萬人全台冠居

華視新聞

新光三越9月底復業有變數!都發局說話了

NOWNEWS今日新聞

20%暫時性關稅今上路1/20%關稅上路 政院:880億補貼方案8/7起受理申請

鏡新聞

櫃姐哽咽終於等到了!台中新光三越氣爆「復業時間曝光」 業者揭進度

鏡週刊

大片乾草起火害停電!鳥把魚丟電線上釀禍 消防員:已逮捕嫌犯

CTWANT

生活型態調整助降糖尿病風險 醫師:效果更勝藥物

中央通訊社

四技二專分發今放榜 逾1.6萬學生錄取率96.6%

自由電子報

台20線高雄寶來二橋至桃源區公所搶通 有條件通行

中央通訊社

花蓮吉安鬱金香花園轉型成農場 自11日起開放縣民認養芭樂樹

TVBS

半導體關稅利多! 台積電狂衝1180元新天價

TV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