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塞爆新聞出來才說查 醫師工會批衛福部長搞錯重點
雙和醫院急診日前公告「急診護病比1:13,不耐久候可至其他醫院就醫」,該院單周通報滿床次數達22次,是新北最塞的醫學中心。衛福部長邱泰源說會馬上了解、不容許違規,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批評,急診面臨空前危機,部長卻要等新聞才來了解,衛福部祭出改善措施,也應該檢討實際成效,而非讓第一線人員自力救濟。
雙和醫院指出,該院去年急診就醫總人數達8萬5794人次,今年截至7月超過5萬人次,近期急診周間待床人數超過60人、滯留人數約80人,單周通報滿床次數達22次,是新北地區最壅塞醫院。衛福部長邱泰源16日表示,將馬上了解,看是否有違規問題。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批評,邱泰源的發言,讓人感覺「政府看不到急診第一線辛苦現況」。邱部長要查有無違反規定,實為搞錯重點,急診人力負擔無上限,「急診人力比1:100都沒有違反規定」,且官方應該本來就要掌握,而不是等新聞出來才說要查,若要等候新聞來了解急診慘況,恐怕遞交離職單的速度會快過長官的公文。
陳亮甫說明,衛福部規定病房護病比1:6,但急診護病比則遠超一倍有餘,源源不絕的患者若有住院需求,須持續在急診等候,為期數日到數週的狀況皆有,一名急診護理師照顧10多名各式輕重症患者並非罕見,難以制定所謂急診護病比規定。
陳亮甫說,針對急診壅塞是否紓解,自己也在急診工作,「個人感覺並不大」。過年時曾有一波急診壅塞,也許能歸咎原因在天氣,但現在問題依舊持續,每間醫院待床時間一周以上都還沒有床位狀況仍多,待床數屢創新高。
然而,民眾在急診等候,醫療人員不可能坐視病情惡化還不提供醫療服務,造成急診醫療負荷陡增,除了藥物治療、生命徵象監測以外還必須處理臥床患者的便溺與餐食,這是最辛苦的地方,也難怪急診護理人員離職數暴增。
陳亮甫表示,年初急診壅塞至今,衛福部確實不是毫無作為,提高急診診察與護理給付、發放津貼、推廣非住院注射靜脈藥物模式等,但這些作為究竟有無改善現況?政府應該評估是否有效,無效就要檢討,而不是讓基層人員自力救濟。
陳亮甫指出,醫護離職潮居高不下,疫情後幾乎不曾改善,要降低急診護病比,無非減少來診數量、提高病房收治容量、增聘急診護理員額三個作法,但政府無意挑戰民眾就醫自由,護理人力也不能召之即來,急診護理補助姍姍來遲,是造成現況的元兇。
邱泰源昨日表示,衛福部已和急診醫學會討論各項調整機制,包括醫院內部人力調配、區域整合,引導輕症患者至其他醫院或地區醫院就醫。並希望落實分級醫療,民眾一定要善用社區醫院,讓大型醫學中心急診專注照顧重症及生命急迫的病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