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抽血」就能揪出阿茲海默症?台韓研究準確率高達93%!一表看「PET檢查vs.抽血」比較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05月02日01:00 • 曾耀儀 整理

台北榮民總醫院與韓國漢陽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只需透過驗血,就能有效篩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且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大幅降低患者進行昂貴且侵入性高的正子斷層掃描(PET)檢查的需求。(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台灣每12位長輩中,就有1位可能患有失智症,其中有高達60~70%的患者屬於阿茲海默症。在過去,阿茲海默症的診斷是一浩大工程,其檢查具侵入性、耗時,費用又高昂,通常花費數萬元不等。所幸在早期診斷上迎來重大突破!臺北榮民總醫院與韓國漢陽大學的合作研究發現,只需透過簡單的抽血檢查,就能找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且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成。

阿茲海默症是什麼?留意6大危險因子

阿滋海默氏症(Alzheimer disease)是一種由於蛋白質在腦部沈積而造成腦神經細胞死亡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會降低患者的記憶力與思考能力,影響全球數百萬人。早期診斷對於及早介入治療、延緩疾病進程至關重要。

▲王署君副院長表示,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及早介入治療,對於延緩疾病進程至關重要。(圖/台北榮總提供。)

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傅中玲副主任說明,阿茲海默症的主要病因與大腦中β-類澱粉蛋白(Aβ)的異常積累有關。以下幾項因素都可能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 年齡增長

  • 高血壓

  • 高血糖

  • 高血脂

  • 缺乏運動

  • 社交互動不足

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核准多款針對類澱粉蛋白的抗體藥物,能透過靜脈注射清除大腦中的類澱粉斑塊,延緩疾病進程。因此,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對於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生活品質至關重要。

阿茲海默症檢查分2種,未來靠抽血就能早期診斷

在過去,診斷阿茲海默症主要依賴腦脊髓液檢測或 PET 掃描,但這些方法不僅侵入性高,費用也相當昂貴,限制了普及性。

幸運的是,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迎來重大突破!臺北榮民總醫院與韓國漢陽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只需透過簡單的驗血,就能有效篩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且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大幅降低患者進行昂貴且侵入性高的正子斷層掃描(PET)檢查的需求。而這項研究成果已登上國際權威期刊《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Alzheimer's & Dementia)。

以下為現行的「PET掃描」與未來可能核准的「抽血檢查」比較:

檢查方式
PET掃描(正子造影) 抽血檢查(p-tau) 價格
貴(幾萬元)
相對便宜 是否具侵入性
要打針、注射放射性藥物
只需抽血 花費時間
整套流程1~2小時
幾分鐘內完成 準確性 目前的黃金準則
未來極可能核准

▲神經醫學中心傅中玲副主任發表臺韓合作重大研究,驗血就能篩檢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可大幅降低PET檢查需求。(圖/台北榮總提供。)

研究團隊發現,血液中的磷酸化 tau 蛋白(p-tau)與大腦中類澱粉蛋白沉積具有高度相關性,尤其血漿 p-tau217 在預測早期阿茲海默症的準確度上,更勝於以往使用的 p-tau181。單用p-tau217即可達到90%以上的預測力,p-tau181合併其他生物標記也可達到90%。

透過血漿 p-tau 模型,研究人員成功將受試者分為低、中、高風險三組。高風險者中有86%確診為阿茲海默症,低風險者中有97%為阿茲海默症陰性,即血液中p-tau217濃度愈高,愈可能罹患阿茲海默症。

根據此項研究成果,未來血液檢測失智可能成為主流,不僅可以幫助民眾省下昂貴的正子掃描費用,也能及早發現問題,把握黃金治療時機。

資料提供:台北榮總

責任編輯:曾耀儀
核稿編輯:林勻熙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2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3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愛吃「2美食」要注意!台中婦頭暈送醫驚罹大腸癌 醫:小心7徵兆

鏡報
06

「喪屍煙彈」暴增3倍!本世紀最危險毒品肆虐 醫:令人性情大變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