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可以縮編國會設立的部門嗎?」最高法院撤銷禁令,放行川普政府對教育部裁員逾千人
地球一瞬,世界各地正發生這些大小事。
註:本文為單一事件快訊報導,非深度文章
美國最高法院近日裁定撤銷禁令,讓川普政府得以暫時繼續執行對教育部的大規模裁員計畫,裁減近一半以上、約1,400名員工,實質推動部門縮編與功能去化。此舉引發法界與教育界激烈爭議,不僅牽動數百萬學生的受教權益,也挑戰國會與總統在政府機構設立與運作上的憲政分工。
當裁員超過三分之一、職能移轉地方,美國聯邦教育部還能扮演什麼角色?這項裁定對學生、家庭造成什麼影響?總統是否能透過行政命令改變由國會設立的部門?是否已跨越權力分立的界線?
最高法院裁定出爐:川普可繼續大規模裁撤教育部員工
7月中,美國最高法院發出一項緊急命令,允許川普政府繼續裁撤教育部約1,400名員工。該命令暫停了麻薩諸塞州地方法院法官鄭明中(Myong J. Joun)先前發布的初步禁令,使川普重啟其將教育職能「交還各州」的施政主張。
教育部在命令公布後不到兩小時即發出電子郵件,通知已於4月遭裁撤、但原本因法院命令暫時保留職位的員工,他們將於8月1日正式終止聘用。這些通知中寫道:「教育部感謝您過去的服務,並理解當前情勢的艱難。此次裁員與您的工作表現或品行無關,純粹是因應機構重組。」根據工會說法,這些受影響員工自3月起便處於帶薪留職狀態。教育部曾在6月評估是否重新安排他們回到工作崗位,並詢問這些員工是否已另覓工作。
此次裁定雖為臨時性質,但對川普政府仍是一項重大勝利,也反映出最高法院保守派多數對行政權力的支持態度。
教育部的角色:從歷史定位到現實職責
美國教育部設立於1979年,由當時民主黨總統卡特(Jimmy Carter)簽署成立,實現對全國教育協會的競選承諾。但其實自創立以來即具爭議,此舉遭到部分民主黨與共和黨反對。有自由派人士主張兒童相關事務應統一由衛生、教育與福利部(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管理。
然而,經過40餘年發展,教育部已深植於美國行政體系,許多受其管轄的計畫(如職業教育)具跨黨派支持,教育部已成為美國政府運作的重要一環。
教育部的職責主要負責幾項重要任務:一是發放學生貸款與獎助學金與學生貸款計畫等,為低收入學生提供學費補助;二是管理聯邦資金分配,包含基礎教育學校,特別是弱勢與身心障礙學生;三是執行聯邦反歧視法令,包括殘障學生、LGBTQ學生、少數族裔學生與女性權益;管理特殊教育、聯邦工讀計畫與教師培訓獎助金;蒐集與公布全國學生學力數據,透過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CES)推動教育研究。
然而,川普政府已大幅縮減研究與測評功能,包括撤換全美教育統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負責人佩吉・卡爾(Peggy Carr),使部門難以進行全國學力測驗與教育研究工作。儘管聯邦資金僅占美國K-12(幼兒園至12年級)教育總預算約10%,這筆資金對貧困地區學校而言仍極為關鍵。許多共和黨選區的學校同樣依賴這筆資源,讓教育部的存廢成為政治兩難。
表面縮編,實則強力介入
但是,川普政府雖倡導削減聯邦教育角色,卻積極利用教育部殘存資源推動自身政策。部門仍主導多起對大學與中小學的調查,聚焦於性別、種族政策與學生抗議行為,許多被視為自由派標誌的教育政策正遭保守勢力反制。
例如,川普執政後,教育部透過對《第九條款》(Title IX)的重新詮釋:「任何在美國接受聯邦經費支援的教育機構,不得基於性別,排除任何人參與、否定任何人享有,或對任何人在教育計畫或活動中予以歧視。」主張學校讓跨性別學生使用其認同性別廁所及運動隊伍,可能違反女生的受教權。此外,該部也質疑校園種族平權措施是否對白人學生構成歧視,援引的同樣是《第九條款》。
裁員一半以上人力,該怎麼維持運作?
目前的裁員涉及約1,400人,佔教育部原有4,000名員工的一半。被裁撤的單位涵蓋聯邦學生援助辦公室(Office of Federal Student Aid)與民權辦公室(Office for Civil Rights),人力與資源都遭受重創,這些部門承擔了監督校園性別平等、反種族歧視、以及特殊教育資源分配的關鍵任務,這將直接影響到聯邦資助的學生貸款、特殊教育服務,以及針對性別與種族歧視的監督與調查能力,引發許多教育與人權團體的憂慮。
教育研究聯盟(Knowledge Alliance)主席雷秋・丁克斯(Rachel Dinkes)也表示:「我們尚未看到具體方案來說明,教育部該如何用剩下的一半人力完成法定義務。」
總統行政權 vs 國會設立部門的分權原則
此外,這項裁定也象徵著行政權力的擴張,讓川普得以在未經國會同意下,大幅削弱一個由國會設立的部門,不僅對美國的教育系統產生衝擊,也挑戰了美國憲政架構中三權分立的界線。
川普政府主張,裁員屬於行政部門的「內部管理決策」,並無違法之虞。白宮發言人莉茲・休斯頓(Liz Huston)也表示:「最高法院再次確認明顯的事實——作為行政部門領導人,美國總統擁有最終的人事決策與機構運作權限。」
在美國聯邦地方法院的初步禁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裁定中,聯邦地方法官鄭明中(Judge Myong J. Joun)明確指出:「教育部無法在未經國會批准下被關閉。被告真正的目的,是在未獲授權下,實質上拆解整個部門。」他也指出,被裁員工的工作對執行國會要求的職能至關重要,不應隨意縮編。因此,當川普政府上訴至第一巡迴上訴法院(U.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irst Circuit)後,該法院維持鄭法官的判決。
川普政府接著向最高法院提出緊急申請,主張「憲法賦予行政部門,而非地方法院,決定部門需要多少人、以及該由誰執行職責的權限。」最終由最高法院暫時解除禁令,使川普政府得以繼續推進精簡教育部的行動。
而最高法院的這項裁定暫時放行了行政權力的擴張,也為總統繞過國會改變部門架構開創了潛在先例。
各方意見分歧
川普在社群平台TRUTH上表示,這是「全國家長與學生的一項重大勝利」,稱此為「恢復教育地方主導權」的關鍵一步。
教育部長麥馬漢將此裁定形容成「學生與家庭的一場重大勝利」。她表示:「我們將透過精簡人力來促進效率,並確保資源用於真正重要的地方——學生、家長與老師。」
但來自教育界的反對聲浪不斷。美國教師聯合會(AFT)與代表教育部員工的美國政府雇員聯盟(AFGE)指出,這些裁員「已讓整體教育系統出現實質衝擊」。非營利組織「民主前進」(Democracy Forward)的執行長佩里曼(Skye Perryman)批評:「在未解釋理由的情況下,多數大法官推翻兩級法院裁定,對全體學生接受公共教育的承諾造成沉重打擊。」
此外,根據CNN報導,已有21位民主黨籍州檢察長與數個教育組織,包括麻州的薩默維爾(Somerville)與伊斯罕普頓(Easthampton)學區,在訴訟中指出,裁員使得教育部:「無法履行由國會指派的重要任務,特別是支持特殊教育、發放助學金與執行民權法。」許多州政府也針對被凍結的課後照顧與暑期教育計畫資金,對川普政府提起訴訟。
不只是行政行動,更是制度試煉
川普政府主張「讓教育回歸地方」,其政策表面上強調去官僚化與行政效率,支持者認為這將使資源更貼近學生與家庭的實際需求。然而,這樣的舉措也引發外界對於教育公平可能弱化、學生權益保障減少,以及行政權是否超越立法權界限的深層疑慮。
最高法院的裁定,雖還未釐清本案的最終合法性,但在程序上確實為總統行使人事與組織調整權力打開空間,也可能成為未來總統繞過國會重塑機構功能的潛在範例。
未來幾個月,隨著聯邦法院針對裁員合法性進行進一步審理,這場關於教育政策走向、聯邦政府角色以及三權分立界線的辯論仍在發展中。真正的影響,也許會從學生、家庭、學校與州政府的實際生活的改變中逐步顯現。
加入 DQ地球圖輯隊 LINE Notify ,一起看透全世界
延伸閱讀:
美國政府如何讓哈佛無法招收國際學生?解析「SEVIS」制度與背後的政治角力當22億美元成為自由的籌碼?川普政府與哈佛大學的學術自由之爭
參考資料:
What a Smaller Education Department Is Doing Under TrumpSupreme Court Clears the Way for Trump’s Cuts to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Supreme Court allows Trump to proceed with mass firings at Education DepartmentSupreme Court will allow mass layoffs at Education DepartmentSupreme Court allows deep layoffs at Education Department for now
顯示全部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