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視線模糊、肩頸痠痛只是用眼過度?當心「老花眼」提早上門!醫提醒「3大警訊」別輕忽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05月30日01:00 • 林勻熙 整理

近視能抵銷老花嗎?曾做過近視手術是否能再做老花手術? 眼科醫師解答常見迷思:「老花眼是自然現象,但應積極治療。」(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隨著3C科技普及,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已成多數民眾的生活常態,這也使得老花眼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台北澄清眼科院長何宜儒醫師指出,許多民眾在出現視覺模糊時,常誤以為只是過度用眼或眼睛疲勞,忽略了這可能是老花眼的初期症狀,進而錯失治療黃金期。他提醒,年屆35到40歲的民眾應更關注眼睛老化問題,出現疑似症狀盡快就醫進行矯正。

視線模糊、肩頸痠痛?老花眼3警訊要注意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台灣45歲以上族群中,有超過五成有老花眼困擾。台北澄清眼科院長何宜儒醫師表示,老花眼是人體自然老化過程中的現象,大部分人在40~45歲時,眼睛內部的睫狀肌與水晶體彈性逐漸下降,導致對焦能力減弱,看近視力變得模糊,原來日常生活中嫻熟的行為動作,開始因視力下降產生不便,才意識到是老花眼。

建議如有以下3徵兆盡快尋求眼科醫師診斷建議正確矯正方式,把握黃金期,以免眼睛老化問題加速惡化。

  • 眼睛乾澀
  • 淚腺退化
  • 視力模糊

何宜儒強調,這些視覺變化不會一夕發生,而是悄悄從「手機要拿遠一點」開始,逐步影響日常生活。不僅如此,有不少老花眼的患者,因過度低頭看近、頭部前傾尋找清晰焦點,導致肩頸肌肉緊繃、頭痛、姿勢異常等連帶問題,對於視力負擔是日積月累,長期下來不僅造成生活不便,對健康更是構成潛在威脅。

近視可抵老花?眼科醫解答:僅1情況才可以

對於老花眼治療與否,民眾也有許多疑慮及迷思,像是有近視的人是否比較不會有老花問題、是否適合接受老花雷射手術等。針對老花眼,多數人會選擇配戴老花眼鏡作為初步應對。然而若同時有近視或散光問題,一副眼鏡難以同時滿足遠近視力需求,加上老花度數變化迅速,頻繁更換鏡片成為日常困擾。

雖然坊間也常聽到「近視可以抵老花」的說法。何宜儒解釋,這僅發生於老花初期且近視度數不高時,如老花與近視度數各約100度時,看近距離物體可能會剛好清楚。然而,隨著年齡增長、老花度數不斷加深,水晶體調節力退化,這種「互相抵銷」的效果將會逐漸喪失。尤其是近視度數較高者,無論看遠看近都需矯正,反而更容易感受到視力混淆與不便。

老花雷射成視力新解方!客製化矯正、手術快速恢復

針對這些視力變化與配戴不便所帶來的困擾,越來越多民眾轉向尋求更長效的視力矯正方式——老花雷射手術。針對「做過近視雷射是否還能做老花雷射」的疑慮,何宜儒表示:「兩者手術原理不同,只要經過醫師評估眼睛條件合適,就可以接受老花雷射手術。醫師會透過術前詳細檢查,如角膜厚度與健康狀況、淚液分泌等,來評估是否適合進行手術。」

其中,「LBV裸視美老花雷射手術」成為新一代主流選擇。何宜儒說明,LBV裸視美老花雷射透過客製化角膜調整,雙眼視差,滿足遠、中、近不同距離的用眼需求,達到增加景深的效果,讓雙眼視野更加立體,並且還能夠同時矯正近視問題。

此外,相較於傳統矯正方法,LBV老花雷射不僅手術時間短、恢復期快,術後照顧也相當簡單,大多數人術後隔天就能恢復日常生活。不過,何宜儒提醒,是否適合進行老花雷射手術仍需經專業醫師詳細評估,確認角膜厚度、眼睛結構與整體用眼習慣等條件後,才能制定最合適的矯正方案,也呼籲民眾從35歲起應提高警覺,若出現眼乾、視力模糊、閱讀困難等現象,應立即諮詢眼科專業,評估是否為老花前期表現。

台北澄清眼科何宜儒醫師分享,曾做過近視雷射手術的民眾,只要透過完整術前檢查與評估,進行老花雷射手術並無衝突。(圖/澄清眼科 提供)

資料提供:澄清眼科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曾耀儀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2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3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愛吃「2美食」要注意!台中婦頭暈送醫驚罹大腸癌 醫:小心7徵兆

鏡報
06

「喪屍煙彈」暴增3倍!本世紀最危險毒品肆虐 醫:令人性情大變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