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00878配息0.4元、年化配息率7.37%!除息日、發放日出爐…試算「月領1萬元」要多少成本、持有幾張?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作者 : 郭美懿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

台股高股息ETF熱潮持續延燒!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公布最新一季配息,每受益單位配發0.4元,以10/31收盤價21.72元來看,單次配息率為1.84%,年化配息率為7.37%。要參與此次除息,最後買進日為11/17,預計於12/12發放股息。

穩定現金流+相對低波動,獲168萬股民青睞

據投信業者統計,00878目前受益人數已突破168萬人,超越0056成為全台最多人持有的ETF。專家指出,投資人之所以偏愛00878,主要看中其「穩定現金流+相對低波動」的特性。

00878採季配息機制,追蹤指數結合ESG永續選股邏輯,挑選大市值、具獲利與配息能力的企業,基金在2024年實際總費用率為0.42%,若排除成立未滿一年的ETF,在高股息ETF中最親民低廉,內扣費用從2021年至2024年更呈現階梯式逐年遞減,成立以來也維持低周轉率、產業分散性的重要特色。

00878基金經理人江宇騰指出,00878從成立至今快速累積上百萬股民及逾新台幣4500多億元規模,儘管今年眾多高股息ETF因下修殖利率引起市場討論,但建議投資人應綜合考量每一檔高股息ETF的歷次殖利率、填息能力、費用率及ETF周轉率,而非以單一指標作為選股邏輯。

事實上,00878以長期投資為主要訴求,看的是投資企業中長期的配息穩定性,適合有現金流需求的小資族、三明治族群與退休族,投資採取定期定額,才能避免時機風險,自律存股也更有機會累積財富。

延伸閱讀:

他48歲提早退休!0056、00878…想月領10萬各要持有幾張?「存股ETF月月配月曆大公開」

月存1張00878,20年後月領6.7萬股息

理財作家陳詩慧在新書《破框投資,照著做就能富》中則分享,她以「每月存1張00878」為原則,累積資產與股息的成果十分亮眼:

第1年:每月買1張,1年累積12張。

若年殖利率7%,1年後將持有12.8張。以今日收盤價21.72元來算,總市值將達27萬8016元(12.8張×21.72元=27,8016元。平均月領配息1621元(〔12.8張×21.72元×7%〕÷12=1,621元)

第5年:資產近140萬元,每月可領8,108元。

第7年:累積近200萬元,每月領11,352元。

第20年:若持續投入並以股價22元估算,可累積526張、資產逾1,100萬元,每月可領約6.7萬元股息。

而財經部落客知美曾在臉書和YT分享,想靠00878月收1萬元,以每季配息0.4元來說,約需持有75張,總成本為162.9萬元。

長期投資不停扣,為退休金加碼

其實想為退休金加碼,最好方法還是「長期有紀律」、「下跌不停扣」。基富通證券副總經理鄧卉婷曾試算:若每月定期定額5,000元、年化報酬率6%,從25歲開始累積至65歲退休,總報酬將達到996萬元;若延至35歲開始投資,就只剩502萬元,兩者竟差了近500萬元!

▲資料來源:基富通

對逼近退休年齡的熟齡族來說,也別灰心起跑點太晚,可以將每月定期定額的數字放大,一樣能為老後生活提供穩定現金流。假設50歲以100萬元本金,投資年化報酬率6%的ETF,之後每月定期定額5,000元持續買入,等到65歲退休時,總報酬將達到383萬元。

即使65歲不投資,直接將錢放入定存中(不考慮通膨與定存利率),每個月仍可至少分配到2萬元,一路花到目前國人平均壽命80歲。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59歲坣娜胰臟癌逝!常被當「腸胃病」,9成確診已晚期…誰是高危險族群?醫:罹糖尿病5年要留意

繳完房貸終於自由了?別急著塗銷!詐騙集團專挑「乾淨房」下手,留著抵押權反成最聰明防詐保護罩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沒去夜市來這裡!黃仁勳台南「美食地圖」曝光 與魏哲家大啖溫體牛肉爐

三立新聞網
02

直播認割韭菜!泡泡瑪特員工:價格「確實過分」 股價蒸發近4成

三立新聞網
03

普發1萬上車0050!20年翻成14萬 讓台積電、鴻海幫你生財

三立新聞網
04

起底/日產靠台灣神秘買家續命 台灣隱形千億富豪曝光

鏡報
05

爸爸回來了!黃仁勳留台1天半行程曝 這原因沒空逛夜市:我想他了

三立新聞網
06

獨家/以為拿錯訃聞? 鎢鋼大王廖萬隆改姓張原因曝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