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出高得票,罷免選票熱區現形:公民運動遍地開花卻逢失利,催票率看端倪
席捲全臺的大罷免昨日(7 月 26 日)有 24 席藍營立法委員迎接最終投票,所有立委皆安全下莊,此次各區罷免案投票率五成上下,普遍超出過去罷免案的投票率,尤其臺北市第四選區的李彥秀罷免案,這次投票率 58.9%,遠超出 2015 年同區立委蔡正元的罷免案投票率 25%,顯示大罷免潮的整體動員相較過去單一選區的罷免案熱度有顯著提升。
註:過去罷免案包括 2015 年臺北市立委蔡正元立委罷免案,投票率 25%;2020 年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投票率 42%;2021 年臺中市立委陳柏惟,投票率 52%;2022 年臺北市立委林昶佐,投票率 42%;2024 年基隆市長謝國樑投票率 50%。
從結果來看,此次藍營催出比綠營更多的基本盤,有 7 名立委獲得的不同意票數甚至超過上次立委選舉時的得票數,包括臺東黃建賓、新竹市鄭正鈐、桃園邱若華、呂玉玲、魯明哲,新北張智倫、基隆林沛祥。
此次罷免,黃建賓獲得 3.4 萬不同意票,超出同意票 1.3 萬,穩穩過關,而這票數也比他自己上次選立委時得票數多出約 9000 票,在 16 個鄉鎮中,也有 13 個不同意票超出他上次得票數,關山鎮更有 181% 的催票率,號召力驚人。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立委選舉時,因為綠營分裂,該區同時有民進黨籍賴坤成及曾為民進黨最後掛無黨籍參選的劉櫂豪分票,黃建賓險勝,但在這次選舉卻能催出更多的支持票,且也都超過 2016、2020 年的國民黨分區立委得票數,顯示藍營在臺東的勢力逐漸穩固。
基隆林沛祥也同樣催出比上次選舉時還高的得票數,拿下 9.6 萬不同意票,比之前得票數高出 4300 票,在暖暖區有 140% 的催票率,且同樣高於 2016、2020 年的國民黨立委選舉得票數;值得注意的是,林沛祥這次的不同意票,甚至高於去年中剛結束的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不同意票數 8.6 萬票,催出了更多藍營的票。
對於這兩位立委催出比之前選舉更高的票數,周偉航認為,不能全歸功於藍營,也有原本是第三勢力的支持者,這次因為討厭民進黨而選擇出來投下不同意罷免票,「他們訴求的也不是支持藍營立委,而是追求藍綠繼續對峙的政治平衡。」
而藍營大本營的桃園選區,邱若華、呂玉玲、魯明哲也在這次罷免選舉表現不俗,不同意罷免票數皆超過自己上次立委的得票數,分別高出 1 萬、8 千、3 千票,除了邱若華在復興區只催出 90%,藍營立委在平鎮、龍潭、中壢、八德、大溪催票率都超出 100%。
而這三人在選前的網路宣傳也都偏低調,媒體討論度及臉書發文數相較其他候選人還低,呂玉玲、魯明哲更是比之前立委選舉還少發文。
除了上述 7 個選區獲得比去年選舉更高的票數,這次還有 12 個立委選區,催票率超出 85%,包括花蓮傅崐萁、臺北賴士葆。
傅崐萁被視為這次罷免的指標人物,支持罷免方及反罷免方都聲勢浩大,極力催票,各自都催出 95% 基本盤的票,跨越三階罷免門檻所需票數,而在豐濱鄉、秀林鄉同意票催票率更超出 100%,拉攏了上次未投給綠營,但這次選擇罷免傅崐萁的人,但最終不同意票超出同意票 1.6 萬,罷免宣告失敗。
回顧上次立委選舉,傅崐萁獲得 6.8 萬票,民進黨張美慧獲得 5.1 萬票,花蓮在地人、罷傅志工翰祥(匿名)觀察,上次選舉,花蓮的賴清德的總統票,相較於民進黨的立委票少很多。民進黨候選人張美慧的票,大約等於賴清德和柯文哲的總統票。而這次罷免同意票低於張美慧當時的得票,「我們自己認為,柯文哲支持者那邊的票掉了。」
翰祥就之前的選舉結果評估,認為此次罷免並沒有獲得民眾黨的支持,雖然還是有民眾黨的支持者投下同意罷免票(因為同意罷免票比賴清德的總統票還多),「但是這一年半以來藍白清楚合作之下,甚至黃國昌最後一週還有來花蓮跟傅崐萁合照,這是政治基本盤沒辦法成功拉動的。」
在文山區五連霸的資深立委賴士葆,不同意罷免催票率達 99.78%,甚至超出 2016 年賴士葆的立委得票數,在「反惡罷、護民主」的號召下,催出自己所有支持者前來投下不同意票,在地勢力難以撼動。
賴士葆在選前頻繁發文,比之前立委選舉更積極發表與選民互動掃街拜票的貼文,確定罷免案不同過後,也馬上在臉書發文感謝選民支持,積極拉攏選民,也讓罷免案不同意票催出比之前立委選舉不相上下的漂亮票數。
雖然這次同意票數催票率有 94% ,相較 2020 年立委選舉民進黨得票率則有 83%,但綠營在這區長期失利,2016 年民進黨甚至沒有推出立委候選人,讓賴士葆長期穩坐文山區立委。
儘管 24 席立委罷免案全數未通過,但有 2 個選區催出比綠營基本盤更好的罷免成績,這次獲得的的同意票數,已超過綠營在 2024 年的立委得票數,分別為新竹市鄭正鈐與新北市林德福的選區。
鄭正鈐罷免案此次獲得 89,970 張同意票,選舉區同意票率達 25.02% ,是全臺少數突破 25% 的罷免門檻的選區,這個票數甚至超過 2024 年民進黨新竹市立委候選人林志潔的得票數(83,298 票),不過,由於上次立委選舉,時代力量邱顯智在該區也獲得 3.3 萬票,而這次時代力量表態支持罷免,因此應該也有不少票是時力支持者。
而國民黨的動員力也不惶多讓,鄭正鈐在 2024 年立委選舉獲得 92,014 票,在今年的罷免選舉中,不同意票數高達 119,305,催出比藍營基本盤更高的得票數,以成長 2.7 萬票的好成績保下立委席次。
這次罷免選舉,不只催出比藍綠基本盤更高的得票數,其中可能也不乏小黨的影響力。
新竹的政治結構本來就與其他地方不同,小黨勢力發展活躍。2020 年,時代力量在立委選舉中獲得 28.61% 的得票率,僅落後民進黨 3.2 個百分點;到了 2024 年,2024 年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妹妹柯美蘭則以無黨籍參選,首次參選就以 19.78%,擠下時代力量成為當地的第三大黨。
和小黨林立的新竹不同,新北市的中永和區長期都是由國民黨拿下立委席次,其中林德福更是連任七屆的資深立委。以 2024 年立委選舉為例,林德福一人就拿下 57.73% 的票數,遠超民進黨當時 29.73% 的得票。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林德福這次成功擋下罷免,但相比 2024 年的綠營得票數,這次罷免同意票其實稍有成長;反觀今年的不同意票,相較 2024 年林德福拿下 9.8 萬票的高得票數,今年罷免案的不同意票僅達 8.3 萬,儘管還有保住 85% 的藍營基本盤,但整體流失了 1.5 萬票,其中以永和區最為關鍵,估計有超過 1 萬名藍營選民未現身投出不同意票。
不過,整體結果顯示藍營在這些選區仍有優勢,國民黨一席未掉,藍營士氣大增,兩方的下一波交手將在 8 月 23 日,當天有 7 名藍委將面臨罷免挑戰,同時也將舉行「核三延役」公民投票。
相關文章
顯示全部
留言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