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計畫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 將資助台積電建廠 分潤成數也讓步
《路透》報導指出,日本最高級別貿易官員周六表示,日本與美國達成的關稅協議,包括在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其中部分資金可能用於支持台積電在美國建造的晶圓廠。
領軍談判團隊的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7月26日在接受日本媒體《NHK》採訪時證實,這筆資金不會只限於日本或美國公司。
部分日本資金補助台積電
在美東時間7月22日,日本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同意透過股權、貸款和擔保等方式向美國建設項目注資,以換取降低美國對日本商品的進口關稅。
日本對美國的投資計劃具體內容尚不明確,但是赤澤亮正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對經濟安全至關重要」的供應鏈。
他表示,任何符合該目標的項目都可以獲得這筆融資,包括一家在美國設廠的台灣晶片製造商。 「如果一家台灣晶片製造商在美國建廠,採用日本的零件,或者根據日本的需求客製化產品,那也沒問題。」他告訴《NHK》,他沒有透露具體的公司名稱,但是目前台灣只有一家台灣廠商在美國蓋廠,就是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因此,台灣的台積電可望從日本投資基金受益。全球先進晶片製造商台灣台積電今年稍早宣布加碼1000億美元的美國投資計畫。
今年3月,台積電在白宮與川普總統的記者會上宣布加碼計畫,此前台積電已承諾投資65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蓋3座晶圓廠。其中一座晶圓廠已經完工投入營運。
2家政府支持金融機構將出資
美國決定增強國內晶片供應量,主要是顧慮台海風險。華盛頓對台灣高階晶片的依賴一直被認為是一種風險,特別是由於台灣與中國之間距離很近。日本同樣在努力應對這項風險,這不僅是為了美國,也是為了日本。
根據投資協議,日本預計透過2家政府支持的金融機構: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和日本出口投資保險公司(NEXI)負責投資5,500億美元中的大部分資金。
根據日本新修訂的法律,JBIC有義務在保護日本供應鏈方面發揮作用,對關鍵外國公司提供融資。
赤澤表示,總投資只有一小部分(僅1%至2%)將以股權形式提供。其餘部分將以貸款和保險擔保形式提供。這意味說,日本並非試圖擁有這些項目的所有權,而是試圖在不承擔作為股東的長期風險的情況下,提供金援。
日本對投資分潤讓步
當被問及白宮聲稱美國將保留投資協議90%獲利的說法時,赤澤澄清這個數字的含義。據他說明,美國指的只是股票收益,而這部分收益在整個基金中只佔很小一部分。「這個數字僅指股權投資的收益。」他解釋說。
最初日本爭取獲得一半的投資獲利,但是赤澤表示,這種妥協並不會造成巨大損失。由於美日簽訂投資協議,日本節省約10兆日圓(約680億美元)的關稅支出,這種權衡使得日本更容易決定在獲利分享方面做出讓步。
赤澤也表示,美國政府希望在川普本屆任期的剩餘時間內撥付全部5,500億美元,這為資金的規劃和撥付設定緊迫的期限。
目前,日本尚未公佈首批資金何時發放的官方時間表。目前尚未有任何一家公司(無論是台灣公司或其他公司)確認是否申請日本資金。
但是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的言論明確表態,日本準備支援任何有助於建立安全晶片供應鏈的國家,無論是在東京、台北或德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