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電影更要看舞台劇 《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週末台中開演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十三年前上映的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以頂尖的技術及3D特效創造栩栩如生的海洋場景和動物角色。改編功力不輸電影的劇場版少年PI,運用令人目不暇給的場景變換,細膩、流暢的動物操偶,重新述說了這個充滿啟發的精采故事,更勇奪五座奧利佛獎、三座東尼獎。如今不用飛出國,七月三十一日至八月三日將在台中國家歌劇院盛大上演。
和電影版以中年PI為第一人稱述說往事不同,劇場版的敘事者是剛剛歷劫歸來的少年PI,坐在病床上說出奇幻的漂流歷險,觀眾跟隨他的思緒、敘事線來回穿梭,時而和家人在印度的動物園,時而在波濤洶湧的大海獨自對抗孟加拉虎,下一秒又回到墨西哥醫院面對日本運輸省海事部的調查,展現劇場強大的魔幻寫實特性。隨團偶戲指導Tom Stacy表示,這齣劇使用大量肢體語言,以道具和裝置創造想像空間;舞台上演員們不是在操偶,就是在操作物件,場景轉換也全靠他們。
劇場版也突破小說、電影的框架,提供了「性別轉換」的可能性,有少年PI及少女PI兩個版本,由來自倫敦的影視雙棲演員卡席夫.高爾與百老匯版演員桑雅.維努戈帕分別飾演,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性別敘事。卡席夫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是他第一次參與世界巡演,能夠加入這個製作是美夢成真。桑雅則說,PI要處理存在、求生的議題,展現遇到困頓時該如何反擊,由她來飾演這個角色,在情緒上女性觀眾應該特別有共鳴。
偶戲團隊這次挖空心思,在沒有電影特效的幫助下,讓舞台上的孟加拉虎「理查.帕克」能做出所有老虎的動作,團隊從解剖結構開始研究,觀察動作的節奏,以及貫穿整個身體的動態質地,甚至關注老虎「為什麼」會做那些動作,體現故事中PI以想像力建構這些動物的可能。Tom Stacy也透露讓老虎成真的戲偶三大原則:「首先呼吸是靈魂所在,沒有呼吸就沒有生命,透過背部起伏、偶師發出動物的聲音,建立感覺的連結;再來是視線和思考,頭部的偶師讓觀眾知道老虎的目光焦點;最後是重量和律動,透過腿部動作呈現老虎的重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