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張安平:進口水泥出現移轉效應 籲政府正視不公平競爭

中央通訊社

發布於 18小時前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27日指出,財政部關務署今年7月底對越南卜特蘭水泥課反傾銷稅,8月起出現「移轉效應」,印尼水泥反而成長,他呼籲政府正視進口零關稅、免碳費的不公平競爭。中央社記者何秀玲攝114年9月27日

(中央社記者何秀玲花蓮27日電)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指出,財政部今年7月底對越南卜特蘭水泥課反傾銷稅,不過觀察8月起印尼進口量卻大幅成長逾5成,出現「移轉效應」,台灣是全球少數進口水泥零關稅的國家,只對單一國家採取反傾銷稅措施,難以解決根本問題,呼籲政府正視進口零關稅、免碳費的不公平競爭。

張安平今天在花蓮出席台泥再生資源利用中心開幕儀式。會後他表示,水泥公會與政府歷經1年半溝通,才爭取到政府對越南卜特蘭水泥課徵反傾銷稅,但對單一國家採取措施難以徹底解決問題。

他指出,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今年前8個月台灣進口水泥及熟料量與去年同期相比,越南下降10%,印尼卻成長54%,這顯示今年7月底政府對越南進口水泥課徵反傾銷稅後,已產生進口來源轉移。據中國水泥網報導,印尼水泥市場涵蓋大陸海螺水泥投資的900萬噸,以及紅獅水泥700萬噸的產能。

張安平進一步指出,台灣是全球少數進口水泥零關稅的國家,本土業者必須繳納碳費,但進口水泥卻沒碳費負擔,「進口的碳都算在台灣,我們出口產品卻要照繳碳費,是嚴重不公平。」

他說,依照公共工程施工綱要規範,公共工程使用的水泥必須符合「同一工程應使用相同產地水泥」要求,以確保品質一致與工程安全;而台泥的和平廠與蘇澳廠水泥皆可追溯來源、符合規範,相較進口水泥來源混雜,缺乏追溯機制,卻仍大量流入市場。

張安平說,進口水泥幾乎是以噸裝形式供應混凝土廠,卸料操作過程易產生粉,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政府若未加強檢驗與管理,恐使進口水泥在品質控管與環境保護上形成漏洞,導致本土業者承擔不公平競爭。

台泥呼籲,政府應要求進口水泥熟料揭露碳排,並研議收取碳代金,或制定台版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本土產業努力才不至於白費。

此外,談到高雄三元能源火災後續發展與第4季展望時,張安平僅說,三元能源相關狀況,須等火調完成後,才能拿到賠償金,其餘的不願多談。不過他強調,台灣、中國大陸和歐洲營運都很穩定,但三元能源火災仍大大影響台泥獲利。(編輯:潘羿菁)1140927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醫學系退燒?「一科系」成出路廣新金飯碗 入行月薪6.3萬輾壓全台

鏡週刊
02

年輕人買房都選大樓 「長輩送透天厝」竟拒絕!內行曝3原因

ETtoday新聞雲
03

台積電太貴買不下手?達人點將2檔「AI潛力黑馬」這樣買最賺! 反觀長虹(5534)、華固(2548)現烏雲,他曝「這時間」才考慮!

優分析
04

被迫關店裁員近千人 為何星巴克關閉數百家北美門市?

新頭殼
05

美國政府關門迫在眉睫 經濟學家警告 : 每週恐損失70億美元

新頭殼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