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質疑子女校服品質 男竟被關7日 濫刑公安只罰1.3萬 媒體怒 : 不應「罰酒三杯」帶過
Newtalk新聞
隨著網際網路不斷普及,越來越多中國民眾選擇在網路上曝光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希望政府單位能重視自身提出的訴求,但相關行為卻可能遭到公安單位以「維持社會秩序穩定」為由打壓,執法人員可能涉及的違法行為也成為民眾們的關注焦點。近期一位甘肅男子因反應兒子制服品質不佳遭拘留 7 日的事件引發中國輿論關注,甚至有媒體呼籲執法者涉及違法行為時,不應「罰酒三杯」輕輕帶過,而是應該徹底追究責任,以維護法律的公平與正義。
根據中國《極目新聞》報導, 2023 年 12 月,居住在甘肅省慶陽市寧縣盤克鎮的 36 歲男子鄧建國因透過網路發布影片,反映自己兒子的制服可能品質不佳,遭寧縣公安局網路安全監察大隊以「尋釁滋事」為由,行政拘留 7 日。報導稱,在遭到公安局居留後,鄧建國的精神狀態持續惡化,接連面臨夫妻感情破裂離婚、被工作單位解職等悲慘遭遇,最終被醫院診斷罹患抑鬱症,相關事件也成為中國網友們的關注焦點。
雖然鄧建國在拘留期結束後,持續透過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等方式爭取自身權益,並得到慶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行政處罰程序違法判決。但由於拘留懲罰已執行完畢,慶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最終僅要求寧縣公安局賠償 3,237.08 元人民幣 ( 折合新台幣約 13,500.31 元 ),並未追究公安局執法人員的其餘責任。
該報導認為,上網發布影片反映自身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已經成為中國社會中最常見的「維權方式」,質疑鄧建國不應該為自己可能不夠理性的維權行動,付出妻離子散、失業患病的沉重代價。該報導強調,造成鄧建國悲慘遭遇的主要原因,就是寧縣公安局以「尋釁滋事」為由,將其行政拘留 7 日的懲罰,質疑寧縣公安局濫用「尋釁滋事」的罪名維持當地社會的穩定。
該報導更進一步指出,雖然慶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已經認定寧縣公安局的行政處罰程序違法,但卻包庇可能涉及違法懲罰的公安執法人員,批評當地法院與執法機關「罰酒三杯」輕輕帶過違法處分的行為,無法保障司法系統原有的公平與正義。
該報導總結稱,慶陽市此次發生的事件,不僅損害鄧建國的個人利益,也破壞了中國民眾對司法系統的信任,「只有在每一次執法都嚴守程序、錨定事實,並讓違法執法者付出應有代價的情況下,才能鞏固法治的最後底線,並讓民眾在遭遇不公時能相信法律、發聲維權」,呼籲慶陽市政府徹底針對相關事件展開調查,追究寧縣公安局執法人員的責任,「給蒙冤者和公眾一個交代」。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