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穎曝更年期「從頭痛到腳」!中醫茶飲、外洗方兩招改善
許多女性在更年期常有多種不適症狀出現,49歲藝人關穎自曝進入更年期後,體重狂飆10公斤,且睡不好、吃不下,整個人從頭到腳每一個細胞都不舒服,情緒也相當不穩定。
另一位藝人章小蕙也分享在40多歲開始出現夜間盜汗、手腳冰冷、腦霧、記憶力衰退等症狀,歷經10多年才結束更年期。面對婦女在更年期帶來的種種不適,中西醫師提供不同的調理建議。
看更多:關穎自曝邁入更年期「全身細胞都不舒服」!靠這樣緩解不適、防衰老
症狀多樣化 中醫依體質調理
中醫師廖婉絨表示,中醫將更年期視為一種陰陽失衡的狀態。隨著年紀增長,體內的精華物質如血液、荷爾蒙等逐漸耗損,女性荷爾蒙下降,相對地出現陽亢的現象。更年期可分為兩種體質,心肝火旺和肝腎陰虛。
心肝火旺體質常見症狀如潮熱、盜汗、心悸、失眠、情緒煩躁易怒、頭痛、血壓高等。針對此類體質,廖婉絨建議飲用甘麥安神茶,成分包括洋甘菊3克、浮小麥3克、薄荷3克、百合6克、生甘草6克,可疏肝理氣、穩定情緒、止汗安神。
肝腎陰虛體質則會出現皮膚乾燥、皺紋、眼睛乾澀、視力模糊、陰道及尿道黏膜乾澀萎縮、關節卡卡疼痛無力等症狀。針對此類體質,廖婉絨推薦飲用山藥枸杞茶,藥材包括山藥3克、生地黃3克、炒白芍3克、枸杞6克、紅棗5顆,有滋腎陰、補肝血的功效。
外用藥膏加強效果 陰道外洗方可緩解不適
除了內服茶飲,廖婉絨也提到可透過外用方式緩解更年期症狀。她分享一位53歲女性個案,停經兩年後出現陰道乾澀、疼痛、搔癢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除了使用婦產科開立的外用藥膏,她也推薦使用潤膚止癢陰道外洗方。
藥材包括沙參6克、天冬6克、桂枝6克、桑寄生6克、地膚子9克、白癬皮9克,將藥材放入過濾袋或麻布袋中,加入1500毫升水煮30分鐘,待水溫降至35至38度C時,將藥液倒入坐浴盆中坐浴15分鐘,若沒有浴盆可用乾淨紗布濕敷外陰部,可加強局部療效。
看更多:更年期一到翻來覆去睡不著?醫授3招幫壯世代找回好眠
甲狀腺異常與停經有關 五大症狀須留意
更年期不只帶來身體不適,更可能增加罹病風險。高雄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林立德指出,停經後腦下垂體功能衰退,加上雌激素下降影響代謝和免疫功能,容易導致甲狀腺異常。
甲狀腺亢進的症狀與更年期症狀常重疊,他提醒須留意五大「紅旗」症狀:
- 食慾增加但體重明顯下降
- 手部顫抖
- 休息時心率持續超過每分鐘100下
- 頸部甲狀腺腫大
- 凸眼症
婦科癌症風險增加 定期篩檢不可少
更年期後女性面臨婦科癌症風險升高,長庚紀念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怡斌表示,女性前十大癌症中有四種為婦科癌症,尤其是乳癌高居第一。他建議40歲以上女性應按時進行乳房攝影篩檢,有家族史者更應提早篩檢。
對於子宮內膜癌,陳怡斌提醒,停經後若出現不正常出血,應立即就醫檢查是否有子宮內膜增生或癌變。透過超音波或子宮鏡檢查,可及早發現並治療。至於子宮頸癌,雖然因抹片篩檢推廣有成而降至第九名,但停經後仍應持續接受篩檢,因人類乳突病毒感染至癌化可能歷時20至30年之久。
陳怡斌坦言,卵巢癌目前缺乏有效篩檢方式,唯有透過超音波檢查才能較早發現,他建議女性進行健檢時應加做婦科超音波,一旦出現腹痛症狀可能已屬晚期。
看更多:更年期心悸、滿頭大汗、情緒起伏大!營養師推薦這樣做改善
◎ 諮詢專家/廖婉絨中醫師.林立德醫師.陳怡斌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