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俄領導人合體上合天津峰會 龍象熊各懷鬼胎
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8月31日揭幕,今年的峰會是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其中最受外界矚目的是睽違7年以來,再次訪問中國的印度總理莫迪,以及俄羅斯總統蒲亭的到訪,讓包括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內的中印俄三巨頭領袖合體,不過,學者分析,中印俄三國領袖不過是將上合天津峰會做為政治表態的舞台,其實是各有盤算、各懷鬼胎,峰會本身的結論是否能有實質的影響力,則有待觀察。
上海天津峰會登場 中印俄領導人各懷鬼胎
今年的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從8月31日揭幕後,總計共兩天的議程,而這次峰會不僅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共有伊朗、巴基斯坦、哈薩克等20多國的領袖出席外,還包括了睽違7年再次訪問中國的印度總理莫迪,和俄羅斯總統蒲亭,以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合體,更是外界關注焦點,但學者認為,中印俄三巨頭不過是把上合峰會做為政治表態的舞台罷了。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侍建宇分析,上合峰會一向是中國展示外交實力的平台,而莫迪這次訪中也不過是想藉此,向美國表達對遭到課徵50%關稅的強烈不滿,以及平衡美國的壓力,至於俄羅斯更是需要這樣的平台,向外界證明它仍具國際影響力,因此中印俄3方可說各有盤算。
他說:『所以這個印度跟俄羅斯,再加上中國,這一次這個展示平台,反而不是只有中國展示,還有其他的國家也在展示,那甚至趁著機會還做一些雙邊外交,雙邊穿梭的會面,或者討論等等的,所以這個是把平台做大,變成是一個大平台,加了一點點討論的功能,到目前為止,這次的上海組織峰會看起來,主要是這個功用。』
中國讓步 印度在峰會聯合聲明爭議中贏得面子
至於備受外界關注的中印關係發展,莫迪在首日到訪後,隨即就和習近平展開會晤,習近平更在致辭時強調,「做睦鄰友好的朋友、相互成就的夥伴,實現『龍象共舞』,應當是中印雙方的正確選擇」,甚至也提及「不要讓邊界問題定義整體中印關係」。而會後就立即傳出了中印恢復直航的消息,都被視為中印關係回暖的徵兆。
而更重要的是,從來沒有為峰會聯合聲明背書的印度,這次也加入簽署,原因是習近平給足了莫迪面子,在聲明中強烈譴責了4月份發生在克什米爾的恐怖攻擊,雖未點名巴基斯坦,卻也讓莫迪相當滿意,成為他一次成功的外交出擊。
侍建宇說:『那當然這個聲明裡面沒有提到巴基斯坦,所以還是等於是做了一個比較低調的處理,至少沒有傷害巴基斯坦在這裡面是扮演任何的角色,他只是單純的就那個事實來譴責恐怖攻擊行動的本身,那不管怎麼樣,這個是一個突破,過去中國是不會願意把這樣的聲明加入在聯合聲明裡面,這是印度這次得到最大的一個口頭上的或者精神上的一個安慰吧。』
中印關係的最大變數─巴基斯坦
儘管這個結果能讓中印邊界的衝突緩和,甚至還可以打下統一戰線對付美國的基礎,但侍建宇認為,這仍無法改變地緣政治的基本格局,中國和巴基斯坦堅若磐石的關係,恐怕才真正是中印關係未來發展的最大變數。
他說:『印度跟巴基斯坦對彼此的這個印像已經非常根深蒂固,不可能透過一個第三者不管你是多強的國家,不管你是美國還是中國,你想要扭轉這樣的東西,就算他們的領導階層願意,做某方面妥協,可是他們的社會可能也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妥協,再加上印度是一個民主國家,他還是透過選票選出來的政治人物,他必須要去照顧民間心理因素,他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幾個月或者是一兩年的時間,把這個東西做扭轉,所以巴基斯坦等於是一個變數。』
美印關係僵局 恐衝擊四方安全對話
然而,印度選擇和中國站隊,似乎也觸怒了美國總統川普,甚至已揚言將不會出席今年由印度主辦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教授孫國祥就認為,這恐怕會嚴重的衝擊四方安全對話日後的合作和發展。
孫國祥說:『假設川普真的都沒參加,有3個國家,舉例而言,這個莫迪翹首期盼的就只是日本首相跟澳洲總理,然後假設美國雖然川普不參加,他又派的是一個比較低層級的話,那真的就可能比較難以為繼了。』
中俄關係愈發緊密 美聯俄制中夢碎
而相對於中印關係,中俄關係也不遑多讓,發展得愈加緊密,蒲亭這次就破天荒訪中4天,連續參加上合天津峰會和93大閱兵,並將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晤。侍建宇認為,從中俄關係發展的態勢來看,美國計畫聯俄制中的戰略,不僅恐怕註定失敗,甚至還被俄國利用,反而讓蒲亭能有機會做一些外交表演或外交折衝。只不過,另一方面,當中國和俄羅斯走得如此之近,中國恐怕也得付出代價,中國和歐盟的關係也將確定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