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投資數字不是重點!」陳鳳馨列3大談判重點:半導體關稅估落在這區間
美國白宮於昨(1)日上午公布了新一波的全球對等關稅行政命令,其中對台灣的關稅稅率為20%,雖然較4月公布的32%低,但高於日韓的15%,總統賴清德強調,美國公布的對台20%關稅僅為「暫時性稅率」。對此,媒體人陳鳳馨在網路節目《風向龍鳳配》中分析,因台灣出口到美國的半導體相關產品大約占75%,她預測稅率將會落在在20%以上、25%以下。
陳鳳馨指出,對等關稅對台灣來說還不是最嚴重的問題,真正要去觀察的是美國總統川普針對232條款所調查的藥品、半導體等,這些產品稅率對台灣的出口命脈影響更大;反觀歐盟、日韓談出稅率較低的15%,背後要付出代價除了採購,還要籌出一筆「美國主權基金」,台灣則不太可能不在「付錢名單」當中。她提到,賴清德強調這只是暫時性的關稅,稅率還有可能會再做調降,但短期內勢必會受到衝擊。
陳鳳馨指出,最主要的衝擊範圍是跟日韓之間競爭而有重疊的產業,最明顯的像是工具機,主要的競爭對手是日本,以及機械、紡織相關的,雖然跟半導體無關,但是與日韓間高度競爭,毛利率大約在10%上下,不是特別高,在前面匯率升值的時候,就已經吃掉大半的毛利率,其中中小企業的衝擊最為嚴重。
陳鳳馨提到,先前超微執行長蘇姿丰曾公開指出,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所生產的晶片,要比平常所採購的晶片貴20%,這也意味著如果川普希望全世界的半導體到美國設廠,勢必要讓關稅加上當地生產成本,這比在美國當地生產的成本還要高。她認為,台灣談判重點,第一是半導體關稅越低越好;二則是稅率不能高於其他國家,因為日韓都談出不低於其他國家的最惠國待遇,如果稅率高於25%,在半導體上中下游將有一波美國投資潮;第三是台灣投資美國的金額究竟是多少,韓國既然可以談到3500億美元,台灣的經濟量體較小,是否可以談到3000億美元左右。
陳鳳馨續指,重點不是絕對數字,而是占國家的GDP比例有多高,像日本的5500億美元占GDP比例為13.6%,而韓國的3500億美元也占GDP約18.77%,不過韓國也保住農產品市場,其中牛肉跟稻米沒有開放,且協助美國進行造船業「再偉大」,並投資1500億美元,所以扣除造船業投資來看,剩下2000億美元比例相對不高。她提到,反觀台灣最大企業台積電已經跟美國談完,現在剩下鴻海與東元合作開發的人工智慧基礎建設案,值得前往美國投資。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
‧ 關稅大老二,台灣只能過過過?Cheap盤點中日韓歐手牌:我們太早出黑桃二了
‧ 台灣關稅條件賴清德喊秘密 施俊吉籲「讓我們幫忙談判」:看15%要上貢什麼
‧ 本周最強內幕》台灣關稅20%,門戶大開「慘業」埋隱憂?大罷免災難片,台灣人想教訓的是他(推薦閱讀)本周最強內幕》台灣關稅20%,門戶大開「慘業」埋隱憂?大罷免災難片,台灣人想教訓的是他
《風傳媒》讀者大調查!光電議題爭議不斷,你怎麼看?
你最關心的話題,就是我們該追蹤的議題。
打開你未曾知曉的台灣產業內幕!☛點我填問卷,說說你想瞭解的光電議題真相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