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讀賣新聞社論罕見批評大罷免:希望賴清德彌補社會裂痕
日本發行量最大報紙、也是全球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的《讀賣新聞》,在本週五(8月1日)刊出的社論中,非常罕見的對台灣上週六所舉行的「大罷免」投票表示了看法。該社論除了向日本民眾介紹「大罷免」的經過和24:0的結果外,也罕見對台灣時政直接表示評論。這篇社論說:希望賴氏能夠透過對話來彌合社會裂痕,而不是挑起朝野之間的對立。
由於賴清德總統早在2023年10月初,也就是剛剛宣布成為總統候選人時,就接受過日本NHK和《讀賣新聞》的專訪。加上過去前總統蔡英文任內、尤其是2016年首次當選總統後,第一個專訪也是接受日本《讀賣新聞》的專訪,所以《讀賣新聞》這份社論的用意相當明顯。對此,有學者認為,這是日本媒體罕見對於台灣的政治紛亂,表示批判性的立場。
東大學者:真的非常罕見
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任研究員林泉忠,週五在自己的臉書表示,日本《讀賣新聞》的這篇社論,標題是「台灣舉行罷免投票,排除在野黨的意圖被否決」。而光是從標題就能看出,這篇社論主要在分析7月26日舉行的罷免投票結果,而這次罷免案的對象是24位國民黨立委。
而這次的罷免行動,賴清德政府可以說是全力支持,並稱讚這是「民主的實踐」。但林泉忠說,《讀賣新聞》的社論卻毫不留情地指出,這場運動「意在排除在野黨」,批評的語氣相當尖銳。文中更直接點名「賴清德政府的責任重大」,明確表達對這一連串政治紛亂的批判立場。
林泉忠解釋,《讀賣新聞》的社論會直接點名批評台灣的領導人,其實非常罕見,從中流露出他們對賴政府執政的不信任感。許多日本輿論和專家亦都普遍認為,賴清德的執政並不像蔡英文那樣「穩健」,缺乏一種穩定感,這並非只是《讀賣新聞》單獨的看法。
林泉忠也指出,《讀賣新聞》對賴政府的嚴厲批評,是否會引起日本其他媒體跟進,接下來的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推薦閱讀)本周最強內幕》台灣關稅20%,門戶大開「慘業」埋隱憂?大罷免災難片,台灣人想教訓的是他
顯示全部
留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