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 烏無人機如入無人之境! 千里續航狂轟 俄多處煉油廠、軍工廠陷火海
Newtalk新聞
近日烏軍再次透過無人機,成功執行了數次深度滲透打擊,命中俄羅斯多處目標。據《NEXTA》於推特報導稱,位於斯塔夫羅波爾(Stavropol)的光電工廠遇襲,現場畫面可以看見爆炸造成的沖天火光。同日也有人目擊到,烏軍無人機正在飛往俄國境內韃靼斯坦共和國(Respublika Tatarstan),目標很能是當地的原型機設施。
更早之前,8 月 10 日也發生一連串襲擊事件,包括薩拉托夫煉油廠、大型物流中心,據《騰訊網》稱,這一系列襲擊不僅讓俄羅斯陷入混亂,更讓國際社會看到無人機在現代戰爭中的顛覆性力量。由於俄羅斯的國土縱深頻頻失守,烏克蘭不僅打擊了俄羅斯的能源和軍事設施,還削弱了其經濟和外交影響力。
烏克蘭戰術的背後,象徵的是無人機技術的迅猛發展。烏軍大量生產廉價無人機,雖然成本低,卻擁有長達 1,000 公里的續航、高機動性和仰賴星鏈的通訊系統,強化其精確打擊能力。透過模組化設計,烏軍無人機得以適應多變的任務型態,使烏克蘭有望突破俄羅斯的防禦系統和廣袤縱深。
另一方面,俄羅斯雖有配備S-400等一系列防空導彈,但大多是為應對戰鬥機和導彈等傳統目標所設計,對小型無人機的攔截能力有限。而小型無人機航程的改進,亦使俄羅斯的廣袤縱深不如以往有利,造成現在後方目標頻頻遭襲的局面。
無人機的崛起讓烏克蘭在戰場劣勢中找到突破口,但也讓俄烏戰爭的破壞性進一步升級。隨著無人機戰術的不斷發展,俄烏雙方的博弈將更加激烈,國際社會能否促成和談,避免衝突進一步擴大,仍是全球關注的焦點。俄烏戰場著實為一次現代軍武發展的重要啟示。烏克蘭以低成本無人機對抗俄羅斯的昂貴裝備,或可做為 21 世紀不對稱作戰的經典案例,也會促使各國加速評估無人機,以及反無人機戰術之於自身防務體系的地位與重要性。
留言 0